
曾国藩名人语录
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常常会遇到需要使用语录的情形吧,语录是言论的实录或摘录。你知道什么样的语录才能称之为经典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曾国藩名人语录,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曾国藩名人语录11、乡间无朋友,实是第一恨事。
2、士有三不斗:毋与君子斗名,毋与小人斗利,毋与天地斗巧。
3、古人爱人之意多,今人恶人之意多。爱人,故人易于改过,而视我也常亲,我之教益易行。恶人,故人甘于自弃,而视我也常仇,我之言必不入。
4、守笃实,戒机巧,守强毅,戒刚愎。
5、这颗心狭猛急躁又清高狷介,绝对不是承载厚福的表现,应当努力转到宽大温暖畅和方向去。
6、凡是专注于一桩事业的人,必定有自己的心得,也必定会有疑惑之处。
7、富贵功名都是人世间的虚浮荣誉,惟有胸襟浩大才是人生真正好的享受。
8、君子想有所建树,必须从不过分追求别人知道自己开始。
9、坚定志向,劳苦心思,勤勉努力,无论大事小事,必定有所成就。
10、天下之事理人才,为吾辈所不深知、不及料者多矣,切弗存一自是之见。——《曾国藩书信》。
11、今日之善退,正以为他日善进之地。——《曾国藩书信》。
12、凡用兵最重气势二字。兵勇之力,须常留其有余,乃能养其锐气,缩地约守,亦所以蓄气也。——《曾国藩书信》。
13、寿之长短,病之有无,一概听其在天,不必多生妄想去计较他。——《曾国藩家书》
14、精神愈用而愈出,不可因身体瘦弱,过于保惜;智慧愈苦而愈明,不可因境遇偶拂,遽尔摧沮。——《曾国藩家书》
15、盖世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曾国藩家书》
16、步步前进,日日不止,自有到期,不必计算远近而徒长吁短叹也。——《曾国藩家书》
17、意尽则止,辞足则止。——《曾国藩家书》
18、推诚守正,委曲含宏,而无私意猜疑之弊。——《曾国藩家书》
19、商贸之家,勤俭者能延三四代;耕读之家,谨朴者能延五六代;孝友之家,则可以绵延十代八代。——《曾国藩家书》
20、多声色者,残性命以斤斧。——《曾国藩家书》
21、要与世间撑持事业,须先立定脚跟始得。——《曾国藩家书》。
22、柔靡不能成一事。——《曾国藩家书》。
23、越自尊大,越见器小。——《曾国藩家书》。
24、觅物者苦求而不得,或视之而不见。他日无事于觅也,乃得之。非物有趋避,目眩急求也。天下之事,每得于从容,而失之急遽。
25、尖酸语称快一时,当之者终身怨恨。——曾国藩
26、乡间无朋友,实是第一恨事。——曾国藩
27、事以急败,思因缓得。——曾国藩
28、毕竟先知后行,至于纯熟,乃能合一。——曾国藩
29、观人之法,以有操守而无官气,多条理而少大言为主。——曾国藩
30、人虽至愚,责人则明;虽有聪明,恕己则皆。尔曹但常以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不患不到圣贤地位也。
31、兄弟和,虽穷氓小户必兴,兄弟不和,虽世家宦族必败。 ——曾国藩
32、求业之精,别无他法,曰专而已矣。若志在穷经,则须专守一经;志在作古文,则须专看一家文集。万不可兼营并鹜,兼营则必一无所能矣。 ——曾国藩
33、以才自足,以能自矜,则为小人所忌,亦为君子所薄。 ——曾国藩
34、读书不独是变人气质,且是能养人精神,盖是理义收摄。——曾国藩
35、吾家祖父教人,亦以懦弱无刚四字为大耻。故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
36、不位而尊者曰道,不贷而富者曰文。噫!吾将谓得时乎?尊而骄者不为矣,吾将谓失时乎?富而安者吾为矣。
37、人有过喜谈之,存一恕心者少。己有过恶,闻之漫无悔心者多。若以恕己之心恕人,是谓大公,以责人之心责己,是谓大勇。
38、委罪掠功,此小人事;掩罪夸功,此众人事;让美归功,此君子事;分怨共过,此盛德事。
39、此四条为余数十年人世之得,汝兄弟记之行之,并传之于子子孙孙。则余曾家可长盛不衰,代有人才。
40、巨石咽江声,长鸣今古英雄恨;崇祠彰战绩,永奠湖湘子弟魂。
41、组练三千朝踏浪;貔貅十万夜观书。
42、入孝出忠,光大门第;亲师取友,教育后昆。
43、生死何奇,且完却一生忠孝;哀荣毕备,只益增九陛忧劳。
44、富贵气太重,亦非佳象耳。——曾国藩
45、集众人之私,成天下之公。——曾国藩
46、戒傲戒惰,保家之道也。
47、好誉者,常谤人;市恩者,常夺人。其倾危一也。 ——曾国藩
48、为善最乐,是不求人知。为恶最苦,是惟恐人知。 ——曾国藩
49、忧时勿纵酒,怒时勿作札。 ——曾国藩
50、人皆可以至圣人,而君子之学则必至于圣人而后已。不至于圣人而后己者,皆自弃也。孝其所以当孝,弟其所当弟,自是而推之,则亦圣人而已矣。 ——曾国藩
51、惟俭可以养廉,惟勤可以生明。此二语者是做好官的秘诀,即是做好人的命脉。《曾文正公全集》
52、自立立人,自达达人,莫问收获,但问耕耘——曾国藩《曾国藩家书》
53、前世所袭误者,可以自我更之;前世所未及者,可以自我创之。——曾国藩
54、凡家道所以可久者,恃长远之家规,恃大众之维持。
55、人无一内愧之事,则天君泰然,此心常快足宽平,是人生第一自强,第一寻乐之方,守身之先务也。
56、上智安行乎善而天所晞避;中人觊福虑祸,故强为善而不敢为恶,下愚憨不畏祸,故肆为恶而无所忌惮。
57、从前各种譬如昨日死,从后各种譬如今天生。
58、人该省事,不应怕事。人该脱俗,不行矫俗。不应顺时,不行趋时。
59、不贪财,不失信,不自是,有此三省,自然人皆恭顺。
60、喜新厌旧,欲求上进难矣。
曾国藩名人语录21、恶莫大于毁人之善,德莫大于白人之冤。
2、困心横虑,正是磨练英雄之时。
3、人亦不可闲惯,闲惯则些小事便不可耐。
4、一切皆暗暗安排,胸有成足。
5、防身当若御虏,一跌则全军败没。爱身当如处子,一失则万事瓦裂。涉世甚艰,畜德宜豫。布人以恩,而外扬之,则弃,教人以善而外扬之,则仇。
6、多躁者必无沉毅之 ……此处隐藏15468个字……多勇者必无文学之雅。——《曾国藩家书》
9、风盛衰在气象。气象盛,则虽饥亦乐,气象衰,则虽饱亦忧。——《曾国藩家书》
10、立志与自强人苟能自立志,则圣贤豪杰,何事不可为,何必借助于人?——《曾国藩家书》。
11、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见识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曾国藩家书》。
12、举世之所迷,智者之所独觉。——《曾国藩日记》。
13、天下断无易处之境遇,人间那有空闲的光阴。——《曾国藩自箴联》。
14、家中无论老少男妇,总的习勤劳为第一义,谦谨为第二义。劳则不佚,谦者不傲,万善皆从此生矣。
15、家勤则兴,人勤则健。——曾国藩
16、一念之善,吉神随之。一念之恶,厉鬼随之。知此可以役使鬼神。——曾国藩
17、惟正己可以化人,惟尽己可以服人。——曾国藩
18、越自尊大,越见器小。——曾国藩
19、故吾人用功,力除傲气,力戒自满,毋为人所笑,乃有进步也。——曾国藩
20、尖酸语最易传布,正经话却无人称说,即此可知世道恶薄。
21、见面前之千里,不若见背后之一寸。故达观非难,而反观为难。见见非难,而见不见为难。此举世之所迷,而智者之所独觉也。
22、巨石咽江声,长鸣今古英雄恨;崇祠彰战绩,永奠湖湘子弟魂。
23、梦泛扁舟镜湖月;身骑瘦马剑关云。
24、常常提其朝气为要。——曾国藩
25、善自是士人常事,今乃邀身后福报,若市道,吾实耻之。 ——曾国藩
26、雅量由于性生,然亦恃学力以养之唯以圣贤律己,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度量闳深矣。
27、将事而能弭,遇事而能捄,既事而能挽,此之谓达权。此之谓才。未事而知其来,始事而要其终,定事而要其变,此之谓长虑,此之谓识。
28、"狡兔死,走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历史常以惊人的相似重复上演过去的一幕幕悲喜剧,达到事业顶峰的曾国藩同样不得不面临中国古代历史的盲点与困局。
29、遇诡骗财人幻化百端,不行测度,吾一以至诚待之,彼术自穷。
30、不贪财,不失信,不自是,有此三省,自然人皆恭顺。
曾国藩名人语录121、学而废者,不若不学而废者。学而废者恃学而有骄,骄必辱。不学而废者愧己而自卑,卑则全。勇多于人谓之暴,才多于人谓之妖。
2、先静之,再思之,五六分把握即做之。
3、古之成大事者,规模远大与综理密微,二者缺一不可。
4、轩冕而敬,伪也。匿就而爱,私也。
5、盘根错节,可以验我之才;波流风靡,可以验我之操;艰难险阻,可以验我之思;震撼折衡,可以验我之力;含垢忍辱,可以验我之操。
6、凡行公事,须深谋远虑。
7、太柔则靡,太刚则折;刚自柔出,柔能克刚。
8、不怕打不着,只怕打不胜。
9、邪正看眼鼻,真假看嘴唇,功名看气概,富贵看精神。
10、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
11、作善岂非好事,然一有好名之心,即招谤招祸也。
12、凡人做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不可见异思迁。
13、易摇而难定,易昏而难明者,人心也,惟主敬则定而明。
14、未有根本不正,而枝叶发生,能自畅茂者也。
15、气忌盛,心忌满,才忌露。
16、凡天下事,虑之贵,详行之贵,力谋之贵,众断之贵独。
17、巧辩者与道多悖,拙讷者涉者必疏,宁疏于世,勿悖于道。
18、人之制性,当如堤防之治水。常恐其漏坏之易。若不顾其泛滥,一倾而不可复也。
19、凡读无益之书,皆是玩物丧志。
20、内断于心,自为主持。
21、惟正己可以化人,惟尽己可以服人。
22、法者,天讨也,以公守之,以仁行之。
23、口腹不节,致疾之因;念虑不正,杀身之本。
24、举止端庄,言不妄发。
25、信算命,信风水,皆妄念所致。读书明理人以义命自安,便不信也。
26、以举世皆可信者,终君子也。以举世皆可疑者,终小人也。
27、处毁誉要识有量,今之学者反有向上底,见世所誉而趋之,见世所毁而避之,只誉我而喜,闻毁我而怒,只是量不广,真善真恶在我,毁誉与我分毫无干。
28、端庄厚重是贵相,谦卑含容是贵相;事有归著是富相,心存济物是富相。
29、决不可存苟且心,决不可做偷薄事,决不可学轻狂态,决不可做惫赖人。
30、傲人不如者必浅人,疑人不肖者必小人。
31、处有事当无事,处大事当如小事。
32、唯天下之至诚能胜天下之至伪;唯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
33、勤于邦,俭于家,言忠信,行笃敬。
34、办大事者,以多选替手为第一义,满意之选不可得,姑节取其次,以待徐徐教育可也。
35、遇忧患横逆之来,当稍忍以待其定。
36、养生以少恼怒为本,事亲以得欢心为本。
37、誉望一损,远近滋疑精神愈用而愈出,不可因身体素弱过于保惜。
38、凡办大事,以识为主,以才为辅;凡成大事,人谋居半,天意居半。
39、居有恶邻,坐有损友,借以检点自慎,亦是进德之资。
40、前世所袭误者,可以自我更之;前世所未及者,可以自我创之。
41、讨人嫌,离不得个骄字。
42、居心平,然后可历世路之险。
43、文人富贵,起居便带市井。富贵能诗,吐属便带寒酸。
44、志之所向,金石为开,谁能御之?
45、广积聚者,遗子孙以祸害;多声色者,残性命以斤斧。
46、人之精神,贵藏而用之,苟炫于外,鲜有不败者。
47、凡人做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做这样,想那样,坐这山,望那山。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
48、甘让君子其志卑,不让小人其量浅。
49、古之成大事者,多自克勤小物而来。
50、受非分之情,恐办非分之事。
51、提出良心,自作主宰,决不令为邪欲所胜,方是功夫。
52、有才干,定要表现之。
53、好饰者,作非之渐。偏听者,启争之端。
54、日静养,节嗜欲,慎饮食,寡思虑。
55、以爱妻子之心事亲,则无往而不孝。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寡过。以恕己之心恕人,则全交。
56、见得天下皆是坏人,不如见得天下皆是好人。
57、古者英雄立事,必有基业。
58、宝货用之有尽,忠孝享之无穷。
59、富贵气太重,亦非佳象耳。
60、总宜奖其所长,而兼规其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