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国藩语录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许多人都接触或是使用过一些比较经典的语录吧,语录一般用于正式文体,是指一个人的说话记录。语录的类型多样,你所见过的语录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曾国藩语录,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曾国藩语录11、利可共而不可独,谋可寡而不可众。独利则败,众谋则泄。
2、称人之善,我有一善,又何妒焉?称人一恶,我有一恶,又何毁焉?
3、事前加慎,事后不悔。
4、短不可护,护则终短。长不可矝,矝则不长。尤人不如尤己,如圆不如好方。用晦则天下莫与汝争智,谦则天下莫与汝争强。多言者老氏所戒,欲纳者仲尼所臧。妄动有悔,何如静而勿动?太刚则折,何如柔而勿刚。吾见进而不己者败,未见退而自足者亡。为善则游君子之域,为恶则入小人之乡。
5、舍掉性命报效国家,戒慎恐惧修炼德行。
6、趋赶时尚的人,博取的是无识的欢喜,损失的是道德学问上的真实。
7、至作文,则所以浦此心之灵机也。心常用则活,不用则窒,如泉在地,不凿汲则不得甘醴,如玉在璞,不切磋则不成令器。——《曾国藩书信》。
8、忠信廉洁,立身之本,非钓名之具也。——《曾国藩书信》。
9、如用此法,总须善于相机。——《曾国藩书信》。
10、真美人不甚争珠翠,真书家不甚争笔墨。——《曾国藩书信》。
11、一张一弛,循环以消息之,则学可进而体亦强矣。——《曾国藩家书》
12、凡诸弟及吾妻子吾诸女侄女辈,概愿俭于自奉,不可倚势骄人。古人谓无实而享大名者,必有奇祸。——《曾国落家书》
13、如能救焚拯溺,何难嘘枯回生。——《曾国藩家书》
14、见得年纪已大,功名无成,遂有懒惰之意,此万万不可。——《曾国藩家书》
15、天地之所以不息,国之所以立,圣贤之德业所以可大可久,皆诚为之也。故日:"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曾国藩书信》。
16、天下大事当于大处著眼,小处下手。——清·曾国藩
17、巧辩者与道多悖,拙讷者涉者必疏,宁疏于世,勿悖于道。——曾国藩
18、闻人善则疑之,闻人恶则信之,此满腔杀机也。——曾国藩
19、遇诡诈人变幻百端,不可测度,吾一以至诚待之,彼术自穷。——曾国藩
20、闻过而不改,谓之丧心。思过而不改,谓之失体。
21、须先立坚卓之志。 ——曾国藩
22、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则可以变其气质。
23、人有求于我,如不能应,当直告以故。切莫含糊,致误乃事。
24、凡人做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做这样,想那样,坐这山,望那山。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
25、万里神通,渡海遥分功德水;六朝都会,环山长护吉祥云。
26、善果证前因,愿斯世无灾无害;拈花参妙谛,惟神功能发能收。
27、按本色做人,按角色办事。
28、世间极占地位的,是读书一着。然读书占地位,在人品上,不在势位上。
29、恭而无礼,遇君子固所深恶,即小人亦未尝不非笑之,枉自卑诌耳。 ——曾国藩
30、处事当务详慎,不可尽兴燥脾。凡饮食举动言语笔墨,尽兴便放肆。一燥脾便刻薄,其始无害人之心,而其事必至于害人。初若不至杀身,终至杀身而有余也。 ——曾国藩
31、乱世之名,以少取为贵。 ——曾国藩
32、故吾人用功,力除傲气,力戒自满,毋为人所笑,乃有进步也。——曾国藩语录
33、花言巧语取悦人,只是扰乱了自己。——曾国藩《曾国藩家书》
34、闻谤而怒者,谗之隙也。见誉而起者,佞之媒也。绝隙去媒,谗佞远矣。——曾国藩
35、一毫善行皆可为,勿徼福望报;一毫恶念不可萌,当知出乎尔者反乎尔。
36、凡仁心之发,必一鼓作气,尽吾力之所能为。稍有转念,则疑心生,私心亦生。疑心生则计较多,而出纳吝矣;私心生则好恶偏,则轻重乖发。
37、古之学者为己,其终至于成物。今之学者为物,其终至于丧己。(古代学习的人为了完善自我而学习,最终成为知名人物;今天学习的人为了知为知名人物而学习,最终丧失了自己)
38、故意平,然后可历世路之险。
39、一身精力,具乎两目。
40、克己之学——反省本身。
曾国藩语录21、驭将之道,最贵推诚,不贵权术。
2、胸怀广大,须从平淡二字用功。
3、古之成大事者,规模远大与综理密微,二者缺一不可。
4、肝气抑郁最容易伤害人。
5、大抵与兵勇及百姓交际,只要此心真实爱之,即可见谅于下。余之所以颇得心民勇心者,此也。——《曾国藩书信》。
6、仁言不如仁心之诚,利近不如利远之博,仁言或失于口惠,利近或失于姑息。——《曾国藩书信》。
7、宜专意整顿营务,毋求近功速效。——《曾国藩书信》。
8、大约军事之败,非傲即惰,二者必居其一。——《曾国藩书信》。
9、大抵看书与读书,须划分为两事,看书宜多宜速,不速则不能看毕,是无恒也;读书宜精宜熟,而不能完,是亦无恒也。——《曾国藩家书》
10、尔欲稍有至就,须从有恒二字下手。——《曾国藩家书》
11、和字能过得几分,未有不兴;不和未有不败者。——《曾国藩家书》
12、一日不勤,则将有饥寒之患,则子弟渐渐勤劳,知谋所以自立矣。——《曾国藩家书》
13、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见识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曾国藩 《曾国藩家书》
14、家中无论老少男妇,总的习勤劳为第一义,谦谨为第二义。劳则不佚,谦者不傲,万善皆从此生矣。
15、事涉刻薄者,即所持甚正,亦不可自我开端。——曾国藩
16、一身精神,具乎两目。——曾国藩
17、一生之成败,皆关乎朋友之贤否,不可不慎也。
18、终身让人道,从不失寸步。
19、遇疾恶太严之人,不可轻意在他前道人短处,此便是浇油入火,其害与助恶一般。
20、文涵万古江山气;道续千年丝竹声。
21、沉默是一种态度,拖也是一种方法。
22、提出良心,自作主宰,决不令为邪欲所胜,方是功夫。 ——曾国藩
23、读经要就情事参理道,读史要就理道定是非。 ——曾国藩
24、"坚忍有恒"四字,最为办事要着,勿畏难中辍,勿滋生弊窦,勿遗人口实。 ……此处隐藏19356个字……奋,终究还是出将入相,位极人臣。
17、人与人也是如此。论语里讲,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18、慎,谨也。——《说文》
19、天可补,海可填,南山可移,日月既往,不可复追。——曾国藩
20、凡事留余地,雅量能容人。
21、活在当下,就要珍惜当下,而珍惜当下最好的方法就是专心致志、心无旁骛。既过不恋
22、名节至大,不可妄交非类。
23、如果你能说一句话,为别人发声,就可以解决别人的纷扰,纠纷。那么如果是这样,也不要太过退缩,但是如果想用这种方式谋得一定利益,那么就如同交易一样了,和重利忘义又有什么区别呢。
24、法者,天讨也,以公守之,以仁行之。——曾国藩
25、患在略识世态而又怀一肚皮不合适宜,既不能硬,又不能软,所以到处寡合。
26、不深思则不能造于道。不深思而得者,其得易失。——曾国藩
27、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人才,皆以一傲字致败。
28、所谓的“慎独”,也就是能够在无人看管的情况之下遵守住其道德规范,做到真正的言行一致,而这也就是所谓的自律。当一个人能够在没有人看管的地方,做到思想、言行、行为等各个方面的绝对谨慎,这样无论是他面对任何事情都会心安理得。而在现如今的社会中,能够做到自律才是真正能够经得起诱惑的人,才能够在这个错综复杂、物欲横流的社会中找到自身存在的价值。
曾国藩语录151、作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事,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曾国藩
2、古之人修身以避名,今之人饰己以要誉。所以古人临大节而不夺,今人见小利而易守。曾国藩
3、天下大事当于大处著眼,小处下手。清曾国藩
4、君子不可以不忍也,忍欲则不屈于物,忍剧则不扰于事,忍挠则不折于势,忍穷则不苟于进,故曰,必有忍乃有济。曾国藩
5、诸弟读书不可不多。用功不可不勤,故不可时时为科弟仕宦起见。诸弟在家教子侄,总须有勤敬字。天论治世乱世,凡一家之中。能勤能敬未有不兴,不勤不敬未有不败者。吾不望代代得富贵,但愿代代有秀才。秀才者,读书之种子也,世家之招牌也。礼义之旗帜也。引自《曾国藩家书》P
6、姑息必成大忍(过),面誉必至背非。曾国藩我越是孤独,越是没有朋友,越是没有支持,我就得越尊重我自己。夏绿蒂.勃朗特《简.爱》
7、志之所向,金石为开,谁能御之?——曾国藩
8、盛世垂统之英雄,以襟怀豁达为第一义;末世扶危救难之英雄,以心力劳苦为第一义。——曾国藩
9、将来不迎,当下不杂,过往不念。——曾国藩
10、祸咎之来,本难逆料,然唯不贪财不取巧不沽名不骄盈四者,穷可弥缝一二。人为财死,不贪少祸。曾国藩
11、俭以养廉,直而能忍。清.曾国藩《曾文正公全集》
12、忿怒字,圣贤亦有之;特能少忍须臾,便不伤生。曾国藩
13、勤则兴,懒则败,一字之理。曾国藩
14、信算命,信风水,皆妄念所致。读书明理人以义命自安,便不信也。曾国藩
15、只是一个见小,便使百事不成,亦致百行尽堕。曾国藩
16、好饰者,作非之渐。偏听者,启争之端。曾国藩
17、尖酸语称快一时,当之者终身怨恨。曾国藩
18、爱民乃行军第一义。——曾国藩
19、人才何常?褒之则如甘雨之兴苗,贬之则如严霜之凋物。——曾国藩
20、人才何常?褒之则如甘雨之兴苗,贬之则如严霜之凋物。曾国藩
21、观人法讲信用无官气有条理少大话。——曾国藩
22、志之所向,金石为开,谁能御之?曾国藩
23、学问之道无穷,而总以有恒为主。若事事勤思善问,何患不一日千里?用功不求太猛,但求有恒。为师当严而有恒。引自《曾国藩家书》P
24、心理要宽平,识见要超卓,规模要阔远,践履要笃实,能此四者,可以言学矣。曾国藩
25、如果您喜欢《曾国藩的名言》记得分享给更多好友噢!
26、制造船炮,为中国自强之本。曾国藩
27、居官四败曰昏惰任下者败,傲狠妄为者败,贪鄙无忌者败,反覆多诈者败。曾国藩
28、广积聚者,遗子孙以祸害多声色者,残性命以斤斧。曾国藩
29、天可补,海可填,南山可移。日月既往,不可复追。曾国藩
30、且苟能发奋自立,则家塾可读书,即旷野之地,热闹之场亦可读书,负薪牧豕,皆可读书,苟不能发奋自立,则家塾不宜读书,即清净之乡,神仙之境皆不能读书。何必择地?何必择时?但自问立志之真不真耳!引自《曾国藩家书》
31、谦则不招人忌,恭则不招人侮。曾国藩
32、俭以养廉,直而能忍。——曾国藩《曾文正公全集》
33、科技世界深如海,正如曾国藩所说的,必须有智有识,当你懂得一门技艺,并引以为荣,便愈知道深如海,而我根本未到深如海的境界,我只知道别人走快我们几十年,我们现在才起步追,有很多东西要学习。
34、我以为天地的运转不息,国家的建立和巩固,卓越人物的道德事业的发扬和持久,关键在于真诚。曾国藩
35、利可共而不可独,谋可寡而不可众。独利则败,众谋则泄。曾国藩
36、天可补,海可填,南山可移。日月既往,不可复追。曾国藩
37、俭以养廉,直而能忍。曾国藩《曾文正公全集》
38、小人专望人恩,恩过不感。君子不轻受人恩,受则难忘。曾国藩
39、循序而渐近,熟读而精思。宋代.朱熹《读书之妻》素食则气不浊独宿则神不浊默坐则心不浊读书则口不浊。曾国藩
40、无恒者,见异思迁也,欲求长进难矣。——曾国藩
41、制造船炮,为中国自强之本。曾国藩
42、人生莫惧少时贫。曾国藩
43、虽然颇多感慨,但又不免想起毛润之先生牢骚太盛防断肠的忠告,遂觉终日感慨,不如身体力行,故于《百家讲坛》开讲《曾国藩家训》,希望能于教育民生社会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儿
44、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要有识,第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见识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者缺一不可。曾国藩《曾国藩家书》
45、衙门奢侈之习,不能不彻底痛改。余初带兵之时,立志不取军营之钱以自肥其私,今日荣幸不负始愿——曾国藩
46、巧辩者与道多悖,拙讷者涉者必疏,宁疏于世,勿悖于道。曾国藩
47、每日习字不必多,作百字可耳。读背诵之书不必多,页可耳。看涉猎之书不必多,亦页可耳。但一部未完,不可换他部,此万万不易之道。阿兄数千里外教尔,仅此一语耳。引自《曾国藩家书》P
48、素食则气不浊独宿则神不浊默坐则心不浊读书则口不浊。曾国藩
49、静坐自我妄为,读书即是立德。曾国藩
50、太柔则靡,太刚则折;刚自柔出,柔能克刚。——曾国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