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房改造资金绩效自评报告

时间:2025-06-16 12:07:21
危房改造资金绩效自评报告

危房改造资金绩效自评报告

在不断进步的时代,需要使用报告的情况越来越多,报告成为了一种新兴产业。其实写报告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危房改造资金绩效自评报告,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危房改造资金绩效自评报告1

在省、市的关心和支持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精心指导下,坚持政府主导、规划引导和群众主体的原则,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务求实效、统筹推进,20xx年我县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将近年来农村危改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项目基本概况

我县开始实施农村危房改造项目以来,20xx年改造2200户,20xx年1300户,20xx年2210户,20xx年2900户,20xx年1780户,20xx年2600户,解决了我县12990户农村困难群众的居住问题。20xx年,市建委共分配我县农村危房改造任务2800户。截至目前,已全部竣工,并验收完毕。根据《xxx市20xx年度农村危房改造实施办法》规定的`补助标准,结合实施情况测算,所需补助资金如下:

1、五保户、低保户、残疾人(建档立卡贫困户)共1690户,其中重建1215户,每户补助2万元,需款2430万元;修缮加固475户,每户补助0.6万元,需款285万元。

2、贫困家庭(建档立卡贫困户)、一般贫困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共1110户,其中重建635户,每户补助1万元,需款635万元;修缮加固475户,每户补助0.4万元,需款190万元。

以上合计需款3540万元,中央财政补助2380万元,省财政补助840万元,县财政共配套320万元。

二、绩效评价基本结论

一是项目组织执行情况

1、广泛宣传,营造氛围。从2月份开始,通过会议、

印发宣传单等形式大力宣传危房改造相关政策,让群众充分认识和了解危房改造工作的重要意义,提高群众知晓率,做到“人人知晓、群众满意”,广泛动员符合条件的群众积极提出改造申请,亲身感受危改工程带来的好处,自愿积极投身到农村危房改造工作,为危改工作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2、健全机构,完善服务。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把农村危房改造作为改善民生的有力抓手,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放在重要位置来抓,成立了以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任组长、分管县长任副组长,住建局、扶贫办、财政局、民政局、国土局、残联等单位为成员的农村危房改造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住建局,具体负责全县农村危房改造工程日常事务。

3、加强监督,落实责任。市住建委、财政局于4月21日印发了《xxx市20xx年度农村危房改造实施办法》,县政府专门召开了全县农村危房改造工作会议,安排部署工作,与各镇签订了目标责任书,进一步明确相关部门责任,实行部门对各镇危房改造工作包保责任制度,各包保部门按照包保工作责任制对所包镇进行全方位督察、指导,帮助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此外,还下发了《农村危房改造申请审批表》、《农村危房改造协议书》等有关工作材料。各镇也成立了相应的领导小组,并及时召开了启动会和培训会,做到任务明确、责任到人、措施到位。

二是项目管理制度执行情况。

1、调查摸底、登记造册。农村危房改造工程涉及千家万户,事关农民群众切身利益,是一项备受关注的民生工程。我县坚持做到政策公开、对象公开、程序公开,严把对象的准入关,严把操作的程序关,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各镇组织人员深入村组,对农村分散供养五保户、低保户和其他贫困户的住房情况进行调查核实,并登记造册,建立台账,符合农村危房改造条件的家庭,由户主自愿向所在村委会提出书面申请,并提供户籍、农村五保供养证、低保金领取证、贫困户证明、危房照片等有关材料,经村民会议进行民主评议,并予以公示,再报镇政府予以公示,对符合农村危房改造条件的家庭,报县危房改造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批。

2、加强审核,确保程序规范。县住建局在对各镇上报户进行严格细致地抽查基础上,逐户审批。坚持“最困难群众、最危险房屋”优先原则,实行群众申请、村评议、镇审核、县级审批制度。村初选的危改对象必须公示到位,镇对村上报的危改对象必须核查到位,县危改办对镇上报的危改对象必须抽查到位,最大限度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全程阳光操作,认真接受社会监督,确保每一户危改对象均符合政策规定,真正把最需要安排的对象列入改造范围。

3、加强指导,确保进度质量。危房改造工程启动之初,县危改办就组织相关部门设计了多种户型的施工图纸,免费提供给危改户选用,并印发了农村危房改造工程技术指导资料,引导和帮助农民建造具有减灾抗灾能力、造价适中和安全适用的房屋,真正使危改房建成“放心房”、“满意房”。在施工过程中,为确保危改工程进度和质量,县危改办除加强日常督查调度外,先后会同市建委、市民生办及县民生办等对全县23个镇农村危房改造进度和施工质量情况进行了10余次督查,检查出的问题均要求各镇及时进行了整改,确保了全县危房改造工程的进度和质量。

4、加强配套,确保补助到位。在县财政较为紧张的情况下,县政府千方百计筹措危房改造配套补助资金,本着“最困难群众、最危险房屋”优先的原则确定改造对象,最大限度扩大受益群体。在今年的2800户改造对象中,建档立卡贫困户实施20xx户,补助资金达2478万元,除中央、省、市财政补助的3220万元以外,县级财政还配套320万元。

三是资金管理制度执行情况。

为规范我县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管理,充分发挥资金使用效益,确保我县农村危房改造工程的顺利实施,根据省财政厅、省发改委、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的通知》(财社[20xx]1136号)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县财政局、县住建局联合制定《xx县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确保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的分配使用能够公平、合理、突出重点、统筹兼顾。

1、资金筹集、使用范围及补助标准。

(1)经费来源。中央财政补助的专项资金;省、市、县财政安排的专项资金;社会力量捐赠和资助的资金;财政专户利息收入;其它资金。

(2) 整合资金、资源。农村危房改造与土地整治整村推进、灾后重建、中国残联彩票公益金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项目、扶贫开发、地质灾害治理、坍塌区治理等项目建设相结合,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3) 经费使用范围。主要用于补助居住在危房中的五保户、农村低保户、农村贫困残疾人家庭和其它贫困户,重建和修缮加固房屋所需材料购置费用、危房改造费用等。

(4) 补助标准。20xx年我县农村危房改造分为D级危房拆除重建和C级危房修缮加固两种方式,原则上五保、低保户重建面积不大于60㎡,户均补助2万元;贫困残疾人家庭、其它贫困户重建户均补助1万元;五保、低保户修缮加固户均补助6千元;贫困残疾人家庭 ……此处隐藏17627个字……、市方案并结合我县实际执行危房改造政策,确保贫困群众住房安全。

三、政策绩效情况

(一)政策设计。

1.目标科学。根据省、市危房改造方案及我县实际,危房改造实施对象为房屋鉴定为C、D级的农村低收入群体(农村低保户、农村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农村易返贫致贫户、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刚性支出较大或收入大幅缩减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家庭);低保边缘户及未享受过农村住房保障政策支持且依靠自身力量无法解决住房安全问题的其他脱贫户。

2.项目协同。一是农村低保户、农村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农村易返贫致贫户、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刚性支出较大或收入大幅缩减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家庭、低保边缘户及未享受过农村住房保障政策支持且依靠自身力量无法解决住房安全问题的其他脱贫户,若有两种及两种以上身份的,按先后顺序中的一种纳入政策。二是对象确定时严格进行比对,杜绝重复享受政策的现象。

3.对象全面。房屋鉴定为C、D级的农村低收入群体、农村低保边缘户及未享受过农村住房保障政策支持且依靠自身力量无法解决住房安全问题的其他脱贫户全覆盖(除以其他方式解决住房安全的农户外)。

4.标准合理。农村低收入群体D级危房每户不低于2.5万元、不高于4万元,C级危房每户不低于1.3万元、不高于2.5万元;农村低保边缘户家庭和其他脱贫户D级危房每户不低于2万元、不高于3万元,C级危房每户不低于1万元、不高于2万元。具体到改造户的分类分档补助标准,由各乡镇(街道)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在任务和资金总量不变的前提下,结合农户经济情况、房屋危险程度和改造方式等具体情况合理确定。

(二)政策执行。

1.实施对象精准。一是农村易返贫致贫户、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刚性支出较大或收入大幅缩减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家庭及其他脱贫户身份识别以乡村振兴部门认定为准,低保户、农村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及低保边缘户身份识别以民政部门认定为准。二是组织有资质的农村建筑工匠(如取得《四川省农村建筑工匠合格证书》)对身份符合条件的申请对象的房屋进行鉴定,鉴定为C、D级方可纳入。

2.政策调整及时。县住建局根据各乡镇实际指标完成情况,及时协助乡镇进行调整,确保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目标任务。

3.执行机制同向。政策实施过程中,严格按照申请-评议-审核-审批-验收-拨付的流程进行。

(三)政策效果。

一是我县危房改造政策严格按照省、市方案制定,并严格按照年初各乡镇实际上报的“低收入群体”台账进行分配,确保指标分配的合理性和公平性。二是因特殊原因(如投亲靠友、住集体公房)指标有调整的,县住建局积极协助乡镇做好指标调整,确保各乡镇在规定时间内顺利完成目标任务。三是补助标准根据实际情况,中央/省级资金具体到改造户的分类分档补助标准,由各乡镇人民政府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在任务和资金总量不变的前提下,结合农户贫困程度、房屋危险程度和改造方式具体确定。四是建立巡查制度,县住建局每月随机进行抽查,在改造质量、进度、档案资料等方面进行督导,并建立问题整改台账,限期整改。通过以上四个方面保障我县危房改造政策顺利推行,保障困难群众住房安全。

四、存在问题

政策宣传力度不够,部分群众还存在“等”“靠”“要”思想,认为享受政策修建房屋政府应该全额进行补贴。

五、相关建议

加大宣传力度,采取多种方式将政策宣传到户。一是通过“大美仁寿app”“仁寿在线”、政府的网站等网络平台进行宣传;二是通过镇、村公示栏张贴政策进行宣传;三是通过镇、村干部入户开展其他工作时口头宣讲或通过村民大会宣讲。

危房改造资金绩效自评报告13

泾县20xx年农村危房改造工作绩效自评报告如下:

一、资金使用情况

20xx年,省住建厅下达我县的农村危房改造任务为76户,根据《关于提前下达20xx年中央财政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的通知》(皖财建【20xx】1546号)及《关于提前下达20xx年部分省级住房城乡建设转移支付预算的通知》(皖财建【20xx】1630号)文件精神,20xx年中央财政提前下达我县补助资金310.7万元,省级提前下达我县补助资金32.1万元。共计下达我县危房改造补助资金342.8万元,超出我县实际需求资金,故上级追减资金142.6万元,实际下达我县补助资金200.2万元。

根据《关于下达20xx年省级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第二批)的通知》文件精神,省级财政下达我县补助资金为36.2万元,后上级追减资金9.8万元,实际下达我县26.4万元。

20xx年度,中央及省级财政共下达我县补助资金226.6万元。其中中央直达资金168.1万元,省级直达资金58.5万元。我县实际使用中央财政补助资金102.6万元,支付比例达61.03%。

二、项目产出情况

5月19日我局联合财政局、民政局、乡村振兴局印发了《泾县20xx年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实施方案》,启动危房改造工作。按照村评议、乡镇审核、县级审批的工作程序,经鉴定或评定住房确属C级或D级或无房户予以住房安全保障支持。对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采取分类补助,重建房屋户均2万元,修缮加固户均0.6万元。对危房改造施工过程中面积控制、工程质量等方面作出明确规定。

20xx年我县共完成87户六类重点对象农村危房改造,其中农村易返贫致贫户16户,农村低保户60户,农村分散供养特困人员8户,农村低保边缘户3户。实体开工率114%,竣工率114%。改造后房屋验收合格率达到100%。本年度共计拨付资金102.6万元,顺利完成了本年度的工作任务,确保低收入群体的住房安全保障。

三、项目效果

一是解决了困难群众最基本的住房安全问题。由于疾病自然灾害及丧失劳力等各种原因,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情况比较突出。通过该项目实施,大部分困难群众住房条件得到了较大改善,消除了安全隐患,受益农户不断增加。

二是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提高了农村住房质量。农村危房改造拉动了建筑、装饰材料等市场需求,拓展了农村就业渠道,带动了建筑设计、建筑施工及交通运输等行业就业,促进了农民增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相关部门大力培训住房建设管理人员和建筑工匠等,广泛普及农房建设技术,因地制宜制定村庄规划,提供农房建筑图集等,有效推动了农村基本安全住房保障制度建设,农村规划建设管理水平及农房建设质量水平明显提高。

三是有效推进美丽乡村建设。随着中央支持农村危房改造资金规模持续扩大,地方财政配套资金规模逐步增加,有效带动各级政府对农村村庄规划、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等资金投入。结合精准扶贫、灾后重建,整合资源、统筹实施,将农村危房改造与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集中连片等有机结合,科学规划、整体推进,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改善了村容村貌,提高了农民生活质量,促进了生态发展。

四是提升危房改造户满意度,为做好精准施策,做到应改尽改,积极听取改造户的意见和建议,及时答疑解惑,不断提升群众满意度,危房改造户满意度达到100%。

《危房改造资金绩效自评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