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傅雷家书》读书笔记15篇
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心中会有不少感想,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读书笔记了。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读书笔记而烦恼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傅雷家书》读书笔记,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傅雷家书》读书笔记1《傅雷家书》,如此熟悉却又生疏的一本书。
熟悉在于上个学期草草的略读,而生疏又在于由一个小组去共同精读。
家书向来都是远在天边的亲人们交流感情的第一见证,当人傅雷与他的儿子所撰写的家书也毫不例外。这本书通过父子两辈之间平易近人的措辞,仿佛在向我们缓缓慢慢地阐述过去的事情。就像是一部连续电影,一点一滴逐渐浮现于你眼前。
开篇我们就了解到了傅雷与他的妻子对于远去的儿子的依依不舍之情,以至于眼睛都哭红肿了,总是不大想说话等等。所以傅雷家书所表达出的第一点,家庭成员的感情,是十分的震撼有力的。我思念我的儿子,我牵挂我的父母,信中不谈玄妙的礼尚往来,而更多的是沉重的浓厚亲情,一丝矫揉造作也没有。但严厉的傅雷并不只表现出了卿卿我我的挂念,对于儿子在艺术方面的造诣,也是费心费力。不时出现甚至占了绝大篇幅的音乐上的灵魂共鸣与讨论,让我们仿佛切身实地感受到了父辈对儿子苦口婆心的教育,这份看似有些唠叨的说教,更是表达了傅雷对儿子的爱。当然,对于儿子如何做人,做一名中国人,傅雷也没有少一点篇幅。从与人相处,再到婚姻,似乎都有些傅雷指教的影子存在。可以说,在这一方面,傅雷迸发出了极为激烈的爱国情感,并要把这份精神传授下去。
这本书虽然只是家书编集,但又不仅仅是家书。傅雷所教会的不仅仅是傅聪,更是我们这些新时代的青少年。或许我们可以或多或少地从中认识到,我们要奋发图强;又或许我们也会被那种爱国情怀所鼓舞,去为了国家奋斗。人生的目的并不只是为了让自己成功,而更多的是为国家效力。傅雷的诠释,就是一个极为优秀的中国人,带着那份永垂不朽的中国魂。
《傅雷家书》读书笔记2《傅雷家书》是一本教育子女的佳作,同时它也是让作为子女的我们了解父亲的一本好书。在书中我们不难看出,傅雷在他的儿子傅聪和傅敏身上灌注了太多的心血,在他们身上寄托了相当高的期望,这是为人父的职责,也是为人父对儿子的爱。
傅雷的教导与关心对傅聪和傅敏的一生影响是十分巨大的,这为他们以后走向未来的路做下了铺垫,也让他们能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去面对人生的大风大浪!
傅雷寄给儿子的每一封家书都饱含着深深的父子情。儿子在钢琴前轻敲琴键,将自己所有的青春激情倾注在每个饱满圆润的音符中,他时而有学术上的疑惑,时而想念远隔万理的故园,他便提笔拟一封家书给父母,或是拿起昔日父亲的家书再仔细研读一遍,以便从父辈的经验教训中汲取营养。父母在繁忙的工作中常常抬眼,望向窗外,看看邮箱里是否有新到的信件,常常藏着一种期盼!
傅雷家书的文字优美,读来感人至深,且富有哲理,耐人寻味,而在这字里行间折射出来的,是傅雷高尚的灵魂和他们父子之间的深厚感情!
“如父如友”傅雷在他儿子的成长历程中扮演的就是这样一个角色。傅雷清楚,要让他们认清世界的残酷,认清现实,充分了解自己能力的底线,才能更好的步入社会,迈向世界。
傅雷家书虽是一封封家书编纂而成的书,但其中傅雷的拳拳爱子之意溢于言表,傅敏和傅聪是幸运的,拥有一个这样品格高尚,灵魂伟大的父亲。
“胜不骄,败不馁”,心若向阳开,无所畏惧。傅雷的字里行间向我们传达的这些正能量哲理,足以让我们受益一生。
一份家书,字里行间洋溢着一份浓浓的父子情。
《傅雷家书》读书笔记3《傅雷家书》是我最为欣赏的一本书。傅雷写给儿子的不仅仅是家书,而是一个个人生哲理。他对傅聪的人生之路起了很大的作用。傅聪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渐渐懂得了爱,以实际行动回报了父母,这使我非常的感动。
这本书主要是傅雷告诉孩子如何做人,如何搞艺术,以及如何对待生活等问题。他叫儿子要做一个谦虚谨慎的人,做一个"德艺兼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在生活上,傅雷也对儿子积极的引导。家书中大到事业人生艺术,小到吃饭花钱。事无巨细,无不关怀备至,而且他敢于在子女面前承认错误。从自身经历中给出经验和教训,他无疑是儿子的良师益友。
当孩子对父母的依赖性太大或者父母对孩子溺爱时都会产生一种对孩子成长不利的因素,只有想傅雷那样积极与孩子沟通,及时发现问题,找出问题,才能成为一名理智父母。
"一个人对人民的服务不一定要站在大会上讲演或者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业,随时随地的点点滴滴的把自己知道的,想到的告诉大家,无形中就是替国家播种、施肥、垦殖。"这是傅雷在给儿子家书中的一段话。在《傅雷家书》中我看到了一位父亲对儿子的教诲,字里行间,流露出傅雷对傅聪强烈的父爱。这种爱使人震撼,使我对傅雷爱子教子的精神所深深打动。
在书中我们不光看到了一个对儿子亲切关爱的父亲,同时也看到了父子的共同成长。他用音乐译注和儿子沟通交流,他把对祖国的发胀的关切之情,以及对祖国的热爱同样流露给学生,傅雷以高度负责的精神和精力,在对祖国社会人类尽自己的责任。
在日常生活中他告诫儿子"人总得常常强迫自己,不强迫就解决不了问题。最基本的就是抓紧时间","最是要科学化、要彻底","在外面世界切勿难为情,被人家随便多留,才能不打乱事先定好的日程","修改小习惯,就等于修改自己的意识和性情".我觉得就是我们生活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说道这里,我不禁想到我的父母,他们虽然不是像傅雷那样的伟人但是他们给我的爱却并不比傅雷给傅聪的爱要少,他们事事为我着想,为我考虑,他们虽然不能讲出许许多多为人处事的大道理来,但是,日常的教诲又何尝不是立身行事的准则呢?
父爱如山,雄伟壮观,母爱如水,柔情万里。我们应当理解父母并加强自身素质,逐步与父母建立友好关系,让他们理解你,做一个称职的孩子。
书中时时给人深刻的教诲,处处闪耀着智慧的光芒,不仅如此,从书中我还感到家长的用心良苦和他们给予我们的崇高的爱,正如傅雷在书中对儿子说:"孩子,我从里身上得到的教训,恐怕不必你从我这得到的少。尤其是最近三年,你不知我对人生多增了几分深刻的体验我从与你相处的过程中学会了忍耐,学到了说话的技巧,学到了把感情升华。"所以《傅雷家书》拉近了父母与我们的距离,让我们互相理解,互相体谅,亲情溢于言表,给天下父母子女强烈的感染和启迪。
《傅雷家书》读书笔记4最近,在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得到了《傅雷家书》这本书信式的小说,这本书,是我看过书籍里面最具有教育意义的书。整部书中充满父爱,思想与艺术。傅雷的教子有方是出了名的,他的教育方法与传统的中国式教育方法有所不一样,或许这就是这本书的异常之处了。傅雷从多种身份,角度与立场同儿子对话,可谓“一人多 ……此处隐藏7927个字……的这一个半月,是我们最美好的时光”看到这时,我突然想起了我的奶奶,自从上了初中之后,回奶奶家的次数是少之又少,有时甚至是一年回一次。每年家里大团聚,都只是短短几分钟,吃了饭之后便离开了,每次离开前,奶奶总会露出不舍的表情,眼角闪着泪光,对我们每个人说:“好好学习,常回来”。想到这,我更能体会傅雷夫妇的心情。
《傅雷家书》不仅仅是一本教育书,更是一本拉近父母与孩子的一本书。傅雷和傅聪都离我们太遥远,因为我们大多数父母因为知识受限,他们不懂教育,更不懂心理。语文老师说:“父母只要能让你坐在教室里读书,就够了,剩下的一切,需要你自己去争取”。叛逆的青春,总让我们过分的重视自己从而忽略了父母的重要性,傅雷的家书足以告诉我们,父母对我们的爱是毋庸置疑的,他们的爱是无私的,不求回报的爱。书中提到:“长大后,你会发现所谓的岁月静好,不过是家中那碗热汤和始终为你亮着的那盏灯。”
《傅雷家书》读书笔记15用了快半个月的零星时间读完了《傅雷家书》。大概五六年前吧,彼时我还在读本科,那时候我曾经想要读一读这本书,但是翻了几页就觉得甚是无趣,认为不过是老父亲对儿子的家常惦念,何以成为几代人教育的典范。
近日我再读之时,却觉得越读越投入,字字珠玑,做人,做学问,过日子,甚至交朋友的道理都深感认同,也会想起我的父母,想起他们曾经给我的箴言与劝导似乎也是如出一辙,只是彼时的自己年少轻狂,只有在经过时间的打磨,遇到了挫折和失败之后,才会回过头来觉得是至理名言。大抵人都是这样,不谙世事的时候,觉得自己想的都是对的,对长辈的教育总是不屑一顾,只有自己撞了南墙,才会明白个中道理。
附上几段印象最深刻的节选,跟朋友们分享:
关于做学问
“天下事样样都要用痛苦去换来,都要从实践中学习”
“我屡次要你生活生活正规化,学习正规化。不正规如何能持久?不持久如何能有成绩?如何能巩固已有的成绩?以后一定要安排好,控制得牢,万万不能空与忙调配得不匀,免得临时着急,日夜加工的赶任务。”
“望你把全部精力放在研究学问上,多用理智,少用感情,当然,那是要靠你坚强的信心。克制一切的烦恼,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非克服不可”
“在心理上多做准备,多多锻炼意志,预备忍受四五年中的寂寞和感情的波动、这才是你目前应做的事”
傅雷的儿子傅聪是国际钢琴大师,这本书收录的便是傅聪在波兰及英国学习期间父子之间的通信。傅雷在音乐,艺术上均有很深的积累和底蕴,再加上历尽半个世纪的沧桑,对儿子的各方面均有非常有价值的指导。在学问方面,傅雷一直坚持要儿子从实践中学习,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克制自己的感情和寂寞,磨练自己的意志,在自己音乐专业的基础上,不能停止对文学,美术等其他方面艺术的修养与提高,因为文化和艺术是互通的。
2.关于做人
“可怕的敌人不一定是面目狰狞的,和颜悦色,一腔热爱的友情,有时也会耽误你许许多多宝贵的光阴。孩子,你在这方面需要拿出勇气来”
“一个热情的人,尤其是青年,过火是免不了的;只要心地善良,正直,胸襟宽,能及时改正自己的判断,不固执己见,那就很好。”
“我一生做事,总是第一坦白,第二坦白第三还是坦白。绕圈子,躲躲闪闪,反倒容易叫人疑心;你耍手段,倒不如光明正大,实话实说,只要态度诚恳,谦卑,恭敬,无论如何人家不会把你怎么的。我的经验,和一个爱弄手段的人打交道,永远以自己的本来面目对付,他也不会用手段对付你,倒反看重你的。你不要害怕,不要羞怯,不要不好意思,但是话一定要说的真诚老实”
傅雷在教育孩子做人上核心的观点就是真诚老实,正直善良,同时也要少说话多做事,保持谨言慎行的态度,傅雷在信中不止一次地提到要傅聪注意自己的言行,说话不能太主观,待人千万要和气。
3.关于感情
“对终身伴侣的要求,正如对人生一切的要求一样不能太苛刻。事情总有正反两面:追得你太迫切了,你觉得负担重;追的不紧了,又觉得不够热烈。温柔的人有时会显得懦弱,刚强了又近乎专制。幻想多了未免不切实际,能干的官家太太又觉得俗气。只有长处没有短处的人在哪儿呢?世界上究竟有没有十全十美的人或事物呢?抚躬自问,自己又完美到什么程度呢?这一类的问题想必你不止考虑过一次。我觉得最主要的还是本质的善良,天性的问候和开阔的胸襟。”
“个人唯有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用理智分析,彻底感悟,终不至于被回忆侵蚀。我相信你逐渐会学会这一套,越来越坚强的。我以前在信中跟你提到过感情的创伤。就是要你把这些事当做心灵的灰烬看,看的时候当然不免感触万千,但是不要刻骨铭心地上海自己,而要像对着古战场一般的存着凭吊的心怀”
“感情问题,务必要自己把握住,要坚定,要从大处远处着眼,要顾全局,不要单纯的逞一时之情,要及其冷静,要顾到几个人的幸福,短视的软心往往会对人对己造成长时期的不必要的痛苦。“
”只有把兴趣集中在事业上,学问上,艺术上,尽量抛开渺小的自我,才有快活的可能,才觉得活得有意义。未经世事的少女往往会存一个荒诞的梦想,以为恋爱时期的感情的高潮也能在婚后维持下去。这是违反自然规律的妄想”
“对方的优点,要认清是不是真实可靠的,是不是你自己想象出来的,或者是夸大的。对方的缺点,不能因为其他次要优点而加以忽视。次要的缺点也要辨别是否能改,是否发展下去会影响品性或日常生活”
傅雷早年在感情上并不能算上从一而终,给自己的太太和家人也造成了不小的伤害。他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诫自己的儿子在婚姻和爱情中应该承担的责任,并告诫对初恋念念不忘的儿子切勿把爱情当做生活的重心,艺术第一,真理第一,事业第一,爱情第二。一个有情饮水饱的人注定不会在其他方面取得成功。傅雷还在择偶时需要考虑的问题一一跟儿子加以说明。从信中可以看到,傅雷是一个非常开明并且有阅历的父亲,他知道人无完人,不能事事求全的道理,在择偶方面更是如此,最初的热情是不能长久维持的,真正能把日子过下去需要的是二人的相互包容与磨合,这就需要在择偶时一定要认清对方的优点缺点,观察对方是否有开过的胸襟和纯良的人品,再做出决定。
除了学问,做人和爱情之外,傅雷在信中时时叮嘱儿子不要忘记党和国家的培养,不要忘记父母亲人在时刻挂念,要常怀感恩之心,对所有帮助过自己的人表达感谢,这种感谢不是简单地藏在心里就可以,而是要真切地表达出来。书中所表现出来的傅雷夫妇拳拳爱国之心,对孩子无所保留的爱与帮助,还有经历半生苦难与历练的字字珠玑,都让人无比动容。
我深深有感于这样有价值的文字,又想起自己的父母,或许他们没有傅雷这样的文采,但是他们在生活中的言传身教,也都让我获益匪浅。曾经我也盲目地自以为是,认为他们与自己有代沟,认为他们的想法已经跟不上时代,但是经历了生活,学习,感情的各种历练后,我发现有些东西是人生的真理,是不会随着时代的改变而变化的,而父母带给我的就是这样朴实无华却又让人受益终生的道理。他们就像骄阳一般,不灭的阳光洒在我前进的路上,指引我的未来的方向,他们又如星光一样,温润明亮,带给我心灵的慰藉与滋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