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苍岩山导游词
作为一名可信赖的导游人员,时常会需要准备好导游词,导游词是讲解当地的基本情况,介绍风土人情的文章。那么导游词应该怎么写才更有条理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苍岩山导游词,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苍岩山导游词1苍岩山位于井陉县南部属太行山区。据说隋炀帝长女南阳公主出家的地方。苍岩山约形成于30亿年前的几次造地运动,(如阜平运动、吕梁运动等),景区内山体层次分明,岩石结构以片麻岩、火成岩、变质岩及玄武岩为主。这里山势陡峭,集五岳之雄险,透峨嵋之秀幽,连五台之瑞气,浮普陀之祥云,素有“五岳奇秀揽一山,太行群峰唯苍岩”的美誉。唐代著名诗人王维曾赋诗“井邑傅岩上,客亭云雾间。高城眺落日,拯浦映苍山。”来赞美这里的风光。同时也被称作是太行山中的一颗明珠,吸引着大批海内外游客前来考察、观光。
苍岩山以山雄、谷幽、林秀、楼绝、檀奇于1988年被国务院审定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并于1994年被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山,2001年被国家旅游局评审为国家AAAA级景区。
苍岩山的主要景观为三绝、十六景,分别是:三绝:桥殿飞虹、壁涧灵檀和山腰绮柏,十六景分别为岩关锁翠、风泉漱玉、书院午荫、碧涧灵檀、悬蹬梯云、峭壁嵌珠、桥殿飞虹、空谷鸟鸣、绝巘回栏、尚书古碣、说法危台、虚谷藏幽、炉峰夕照、窍开别天、阴崖石乳、山腰绮柏,沿着步游路,我们一会逐一介绍。
(山门前小桥:)
这是苍岩山十六景之一,叫风泉漱玉。这条小溪叫白鹤泉,绕山门而过,河滩卵石点点,河内水光鳞鳞,在夏秋季节,小螃蟹、小鱼虾在水底石缝中穿梭,而潺潺流水将河底冲刷得干干净净,故名:风泉漱玉。
从佛教上来看,这里应该是敬香客人洗漱的地方。
一般来讲,入佛门前要沐浴,要戒斋。有些香客,可能因多种原因未能及时沐浴,到这里后,从水面上走过,虽然水未湿身,也算是经过了水的洗礼,干干净净入福庆寺吧!
“福庆寺”寺名为宋真宗所敕封。
据碑文记载,苍岩山原名为兴善寺,为禅宗临济一脉。北宋年间,有一僧人诠悦在五台华严寺出家,于咸平五年(公元997年)到苍岩山,他见此地古寺荒废,破败不堪,遂立志重修庙宇。他住岩穴,化善缘,开道路,塑佛像,使古寺为之一新。后听说真宗帝在谯郡(现在河南省境内)巡游,诠悦大师冒死求见,历数苍岩山的秀美,寺庙的雄伟,香火的旺盛,请求真宗赐名。真宗为诠悦的诚意所感动,下旨考察苍岩山。当时县令张献可带人考察后,如实上奏。于宋真宗大中祥符7年(公元1006年)敕封寺名“福庆寺”沿用至今。(宋真宗为赵桓)
(山门:)
大家请看大门两边,有两幅对联,其一呢,是:“苍岩胜境观音道场”。那位说了,观音道场应该是在浙江定海的普陀山呀,为何苍岩山又成了他的道场呢?这里待各们看过苍岩山后就会有所领悟,这里我不再细说,一会儿给大家解释。另一幅对联是:“峭壁悬空处梵宫琳宇乡”,梵宫、琳宇都是佛教用语,它的意思是指苍岩山这里是个山青水秀的好地方,也是传颂佛法的好场所。
好啦,咱们先进去吧!
请各位拿好各自的门票,排队检票,进山后要注意,保管好门票,我们这里景区禁止吸烟,哪位朋友需要吸烟的话,请您忍耐一下,沿途我们设有休息和吸烟的地方。
我们的右侧为苍山书院,十六景的第二景,叫书院午荫(可简单介绍)
这是书院午荫,这个小院始建于明代,中叶数去文人墨客吟诗作画的地方,它建于一个独孔石桥上,早先桥下凉水常流,夏日翠木掩映,在这里读书,确有“日光不到望晨夕,绝似丹丘小洞天”的景色。
(魁星)
这个相貌丑陋,略带狰狞的人物为魁星,您看他左手提斗,右手得笔,单腿独立于一只鳌头之上,从其神态上可看出,他掌管着读书人的事情,人们常说,某某人才高八斗,可独占鳌头,并被点为状元等等,都是受其点化,可以说在星宿之中,魁星就是点化读书人的最高长官了。据说读书人拜拜他,再加上自己的努力,就可金榜题名了。哪位有兴趣可以试一试,应验了可要记着回来还愿哟!
(可简单带过。)
(戏楼坪)简要介绍,只提苍岩山的戏楼没顶的来历。
(猴祖师):讲皇姑巧占苍岩的故事。
传说当年皇姑到苍岩山后,看中了苍岩山南山的这块风水宝地,但同时看中这里的还有道士志公。即然都看好了这里,佛道又不能同居一山,公主就和志公商议,第二天的辰时登山,谁先到达山顶谁就在此修行。
到了晚上,公主睡不着心想:我一个妇道人家,哪能比得过人家身强力壮的志公呢?正在她愁眉不展的时候,面前出现了一只猴子将公主的随身包袱抢走,转身钻进了树林,踪迹皆无。公主心里更着急了,我都落难到如此地步,一只猴子也来欺负我。她伤心地哭了。哭着哭着天亮了,与志公约定的时间马上就到了,公主强打精神开始登山。
再说志公道士,一看到了辰时,仗着身强体壮,奋力登山,走着走着突然看到前面空地上插着一柄长剑,再仔细一看原来是自己丢失的那把佩剑,他上前一把拔出剑来,立刻傻眼,在剑的另一端插着一只女人的绣花鞋,志公见此,仰天长叹:“天意呀!天意!”于是他转身下山,在对面山上建起了志公寺,把苍岩山让给了公主。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原来这都是那只猴子的功劳。抢公主包袱的猴子是一只灵猴,他抢了公主的包袱后,又偷走了志公随身的佩剑,并把公主的绣花鞋插在剑上,埋在了志公登山的必经之路,志公一看到有女人的绣花鞋就认为公主已先到了山顶,所以他就不再向山顶爬了,而是另择修行地了。
猴子一看志公走了,便叫来了一只老虎,驮着公主登上了山顶。所以在苍岩山的这座小庙里供奉的就是那只灵猴,这也是苍岩山的独到之处吧!
内供奉着财神赵公明及神医华佗、孙思邈。
(文昌帝君):
文昌帝君是中国古代主管学问、文章、科学的神,在道教系统中地位较高,管上天仙籍,人间祸福,地狱轮回,被称作是“帝君司命之神”。
他与魁星的区别是,文昌属道教范畴,而魁星衙星宿(宿命学)范畴。
苍岩山导游词2苍岩山风景名胜区,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西南井陉县境内,总面积63平方公里,素有“五岳奇秀揽一山,太行群峰唯苍岩”之誉。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使苍岩山中心地带形成了奇异的断崖绝壁及优越的生态环境。俯瞰苍岩,东西双峰对峙于前,南北一岭横亘于后,峰岭相向的侧面,壁立百丈悬崖,福庆寺就建在谷中崖间。
苍岩山最大的特点是:这里不仅自然风光优美,而且宗教寺庙众多,山峦中有不少名殿古刹。 苍岩山上古木参天,层峦叠翠,自然景观奇特繁多,其中以“碧涧灵檀”、“阴崖石乳”、“峭壁嵌珠”、“炉峰夕照”、“山腰绮柏”、“窍开别面”等“苍岩十六景”最为著名。 在这些峰峦之间,散落着众多禅房、古刹、亭台、碑碣,大都是明清时期的遗物,这些建筑或建于峭壁之上,或坐落于断崖之下,雕梁画 ……此处隐藏9978个字……殿、玉皇顶、峰回轩、藏经楼等。
桥楼殿是苍岩山最有名的一座建筑。只见在两壁断崖之上,凌空架有三座单孔石拱桥,桥上还建有楼殿,从山下仰望,桥楼凌空飞跨,云移楼动,恍然欲飞。此殿是我国三大悬空寺之一,也是我国古代建筑的杰作。
福庆寺的主体建筑是南阳公主祠,据说南阳公主当年就居住在此。祠内正面中间有一座南阳公主彩塑,两侧侍立着4个的乐女。山墙上还绘有彩色壁画。
苍岩山导游词7苍岩山风景名胜区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井陉县境内,北距井陉县城30公里,东北距石家庄市70公里。总面积180平方公里。苍岩山所在地方圆几十里,皆为荒山秃岭,唯独此山林木苍翠,古树葱笼,峭壁岩,处处绿色,故名“苍岩”。山高一千多米,奇峰险崖,挺拔峻秀,山上飞瀑高悬,山下清泉流畅,沿途建筑成群,或依危岩,或跨断壁,或沿山曲而萦回,或临深壑又设置,构筑巧妙,择景幽奇。古人以“万景临诸壑,千峰拱上方”的诗句来赞美它。山中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温和,景色迷人,是冀中地区一处旅游、观光、避暑胜地。山上楼、台、殿、阁,多掩映在林荫树丛之中,犹如“仙山琼阁”。山中有著名的福庆寺,相传隋炀帝之女南阳公主曾在此削发为尼而名传天下。
苍岩山为太行山支脉,风景优美,草木繁茂,加上山间众多的古建筑,两者交相辉映,浑成一体,构成了“苍山十六景”。上山处处有景,景景观奇,景景有典,自古享有“五岳奇秀揽一山,太行群峰唯苍岩”的盛誉。
苍岩三绝
“苍岩三绝”有人工建造,有自然生长,它们都以奇景诱人,吸引着无数爱好寻奇览胜者不惜远道前来观赏。
桥殿飞虹:“桥殿飞虹”即著名的桥楼殿。这是一座建造在峡谷顶部石桥上的古建筑,上接青天,下临深谷,如彩虹高挂,与白云齐飞,古人曾为它写下了“千丈虹桥望入微,天光云影共楼飞”的赞美诗句。游人至此,无不为这奇妙的高空建筑所吸引,停步仰观,惊叹不绝,称为“天下稀宝”、“人间奇景”。
碧涧灵檀:“碧涧灵檀”是在桥楼殿前面一段涧谷中生长的一群白檀树,其形态奇特,为其他山区所罕见。树根裸露,树干没皮没心,盘抱巨石,奇姿异态。当地群众以其不同的形态分别取名为“迎客檀”、“罗汉檀”、“姊妹檀”、“鸳鸯檀”、“盘龙檀”、“卧虎檀”、“菩萨檀”、“仙女檀”、“晰蜴檀”、“松鼠檀”等,不下几十种,常使游人驻足而观,兴趣无穷。
悬崖奇柏:“悬崖奇柏”是指生长在苍岩山上的一群古柏,有崖柏、沙柏、香柏等,都长在悬崖绝壁上,有直立、有横生、有侧出、有倒悬,千姿百态,古朴苍郁,树龄都在二三千年以上。更为奇特的是,这几千株古柏,不论长在何处,它们都朝着南阳公主祠一个方向生长,亦是苍岩山上一大奇景。当地称为“古柏朝圣”。
苍岩书院
进了山门始见其西侧有一小院,名“苍岩书院”,建于明代,院虽不大,但古色古香,庄重典雅,造在峡谷危岩间的一座石桥上,下有泉水淙淙,上有浓荫遮蔽,环境十分优美。树影婆娑,阳光少见,消幽凉爽,是夏季避暑的佳地。“书院舞荫”之名亦由此而得来。古人曾以诗记之:“日光不到忘晨夕,绝似丹邱小洞天。”
过了“书院舞荫”,沿途上山,一咱经碑房、万仙堂,即至“碧涧灵檀”,在这狭长的涧谷中,生长着密密麻麻的白檀树,多姿多态,引人流连。再行可达跨虎登山庙,此庙相传为纪念隋炀帝之女南阳公主进山修行时,因道路艰险难行,得到仙猴相助,跨虎登山而建的。庙中有石碑一块,刻记其事。这当然也是民间神话传说而已。
桥楼殿
桥楼殿是福庆寺主体建筑之一,也是苍岩山风景_佳之处。这里双峰对峙,峭壁巍然,中开一线,下临百丈深涧。在崖壁上凌空习架着三座单孔石桥。据考证建于隋代,其中间一座长15米,空约9米,上面建有桥楼殿,宽五间,深三间,为两层九脊楼阁式建筑,四周围以出廊,重檐歇山顶,檐角高翘,琉璃瓦顶,黄绿相间。正脊两吻间还有仙人跨龙、狮子驮塔等饰件。结构精巧,风格独特,与周围自然景色混成一体,具有清代早期的建筑特点。其西面桥上也有一殿,名天王殿,规模较小,也没有桥楼殿壮观和有名。东面的桥没有以上两桥大,桥上也无建筑,名小天桥。
整个殿宇雕梁画栋,气势恢宏。在石桥的桥拱上镌刻着怪兽、骏马和人物等浮雕像,亦形态生动,颇具古意。
人若站在殿前,凭栏远眺,只见群峰如屏,重峦叠嶂,云雾苍茫,“苍山似海”,似有置身于仙境之感。若扶栏低头俯视,但见谷底树木葱郁,白檀满涧,泉水逶迤,川流不息。人若在谷底抬头仰望,则见天开一线,桥殿凌空,有如长虹贯天。游人至此,无不惊叹我国古代建筑工匠们的大胆构思,巧夺天工,叹为“天下奇观”。
福庆寺
福庆寺是苍岩山上的主要寺院,原名兴善寺,始建于西晋,距今已有一千六百余年。至隋代曾大肆扩建,规模宏伟,金碧辉煌,是一座依山而筑、临景而置的古建筑群。相传隋炀帝之女南阳公主因不满当时父皇残暴,朝正腐败,不辞远道来此削发为尼,静心修度,行医济世。于是寺名亦随之名闻天下,成为我国著名的佛教古刹。
从正山门沿涧入山,过万仙堂后,一路上怪石嶙峋,白檀茂密,云岚飘渺,山径蜿蜒,至“悬蹬梯云”,山势更陡,向上攀登三百六十多级石阶,才到达大寺门前,门上有联:“殿宇无灯凭月照,山门不锁待云封”,道出了这里的自然意境,耐人寻味。字体潇洒自如,不知出于哪位名家的手笔。门前在两座对峙的峭壁上,架有飞桥,桥上有殿,即桥楼殿和天王殿。
福庆寺内有大佛殿、圆觉殿、灵官庙、梳妆楼、关帝庙、藏经楼、苍岩古塔、公主祠等建筑,有的依崖,有的临壑,布置在苍山绿树之中,景色特别幽美。此外,这里还有峭壁嵌珠、绝巘回栏、山腰绮柏、尚书古碣、说法危台、虚阁藏幽等景点,亦为游人所赞美。
南阳公主祠
公主祠在桥楼殿以北,亦是福庆寺主要建筑之一,是为纪念隋炀帝之女南阳公主在此出家为尼而修建的。祠宽三间,进深一间,坐西朝东北肤有断崖,面临绝壁,飞檐斗拱,画栋雕梁。檐下挂风铎,共声悠扬。祠内置三佛龛,正中塑公主像,其两妹从侍两旁。两侧各塑有乐伎12名,手执乐器,有弹有吹,神态自如,形象逼真。墙上布满壁画,都是以公主修身得道、济世救人的故事为题材,工笔彩绘,色彩鲜明,线条流畅,层次分明。人物形象栩栩如生,颇有艺术价值,至今仍保存完好。
公主祠后面有一山洞,洞内建有公主寝殿,原有公主木雕像一尊,侧身而卧,现已不存。祠南有一砖塔,八角五层,高约10米,玲珑别致,为明代晚期所建造。
此外,从桥楼殿向东行,经圆觉殿、南天门,过“空谷鸟声”,即至“窍开别天”。这里是一处悬崖绝壁,游人至此已无咱可行。只见崖畔有一山洞。若进洞沿着洞中小路,一路曲折盘旋,拾级而上,_后至出洞口已是在山巅的一山凹处,极目远望,天高地阔,气象万千,真是“窍开洞府,别有天地”,故名“窍开别天”。
山凹处建有四角形风雨亭一座,供游人避风雨、观山景。若再沿着山梁上小石径继续上山,不久即可至苍岩山的_高峰——观日峰,附近建有“玉皇顶”,内供玉皇大帝神像。从玉皇顶下来,过风雨亭,继续东行,还有“阴崖石乳”、烈古台、老虎洞、东天门、孤峰古柏、智公岩、炉峰夕照等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