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龙江的导游词
作为一名乐于助人的导游,总归要编写导游词,导游词是导游员在游览时为口头表达而写的讲解词。那么优秀的导游词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黑龙江的导游词,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黑龙江的导游词1去年寒假,我们来到了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北国冰城——哈尔滨。一下飞机,一股刺骨的寒风扑面而来,妈妈赶快给我戴上帽子、手套,又用围巾把我围得严严实实。我真正感受到了零下三十多度的气温是多么寒冷。
晚上,一轮明月挂在天空,映在厚厚的积雪上,大地一片银白。吃过晚饭,我怀着激动的心情兴致勃勃地和妈妈来到公园,观赏向往已久的冰灯。
首先映人眼帘的是气魄雄伟的“中华世纪坛”。我们依次登上了几十米长的冰梯,走向“中华世纪坛”。走了五六分钟,我们来到了“中华世纪坛”边。我双手摸着晶莹透亮的冰块,仔细观察。只见“中华世纪坛”是由一块块冰砌成的,做工精细,加上彩灯点缀,仿佛真的一样。接着,一条“巨龙”出现在眼前,那就是蜿蜒的“万里长城”。我一口气爬了上去,只见上面灯火辉煌,俯视四周,一座座亭台楼阁尽收眼底,五颜六色的冰灯多姿多彩,造型各异的冰雕晶莹剔透,我仿佛置身于冰清玉洁的仙境。“啊,太美了,太神奇了!”这美妙的景色令游客赞不绝口。照相机的闪光灯不停地闪烁,为陶醉于美景之中的一张张笑脸,留下了永久的纪念。
“看,‘喜马拉雅山’!”我循声望去,只见被誉为“世界屋脊”的“珠穆朗玛峰”,巍峨挺拔,屹立于冰雪之中,使人肃然起敬。它象征着中华民族奋发向上和不屈不挠的精神。我顶着严寒一步步攀登上去、看着连绵起伏的“群山”,我又恋恋不舍地从全长250多米的冰雪滑道滑到了“布达拉宫”脚下。据说,“布达拉宫”整个宫殿都是用松花江的冰块雕砌而成的,看上去绚丽多彩,富丽堂皇。紧接着,我们又参观了用冰雕塑的世界各地的著名建筑,赏玩了冰灯跳棋、冰球等冰灯艺术,美不胜收的景致使我忘掉了旅途的疲劳。
回去的路上,我不禁感慨万千,勤劳智慧的哈尔滨人用大自然赐予的天然资源,把本无生命的冰雪变成一件件充满灵气的精美艺术品,给人们带来了美的享受,给哈尔滨人带来了骄傲和自豪!
黑龙江的导游词2雪乡犹如一颗璀籼的明珠,镶嵌在张广财岭的东南坡,由于受山区小气候的偏爱,这里每年十月瑞雪飘飘,冬季积雪厚度可达2米深,雪质优良,雪量丰富。隆冬季节几乎日日飞雪迎宾,好一派北国风光。拥着层层叠叠的积雪,百余户的居民区犹如一座相连的“雪屋”,房舍随物具形的积雪在风力的作用下可达1米厚,其状好似奔马、卧兔、神龟、巨蘑……千姿百态,仿佛是天上的朵朵白白云飘落,雪乡从初冬冰花乍放的清晰到早春雾淞涓流的婉约,无时无刻不散发着雪的神韵,因此得名-中国雪乡。景色秀丽民风淳朴气候独特的“中国雪乡”双峰景区是大海林风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积雪期长达七个月,积雪深达2米,皑皑白雪在风力的作用下随物具形,千姿百态,雪乡的夜景尤为美丽,淳朴的雪乡人在自家挂起大红灯笼,洁白如玉的白雪在大红灯笼的照耀下,宛如天上的朵朵白云飘落人间,幻化无穷。
雪乡双峰景区一九九九年建成一个初级滑雪场,长450米,宽50米的滑雪道和50套雪具及拖牵设备。穿上鲜艳的滑雪服,飞驰于崇山峻岭,林海雪原之间,一定是许多旅游者的梦想,位于雪场下面的雪乡宾馆-小木楼像一颗珍珠点缀于青山白雪之间,是您观光旅游休息的理想地方。
雪乡双峰林场藏于深山,由于取景此地的摄影作品频频获国际大奖,中国雪乡的名字也越响,这里有北国最高的山峰,最密的林海,最厚的积雪,最洁净透明的阳光,最淳朴的伐木工人生活。走入中国雪乡,展现在眼前的雪屋、雪景,不虚此行。
黑龙江的导游词3也许你曾游历过江南,那烟雨迷蒙中的青瓦粉墙、小巧流水,透出温婉与柔媚的气息;也许你曾游览过千年古都,那朗朗晴空下的雕梁画栋、黄瓦飞檐,显示出堂皇与威严。而哈尔滨展现在你面前的却是另一种风格和魅力。哈尔滨早已因一曲《太阳岛上》而蜚声中外,澄净如练的松花江与明珠般闪耀的太阳岛已成为哈尔滨优美自然风光的象征。但朋友们可曾知道,哈尔滨独具魅力的建筑艺术同样迷人。
谈到建筑艺术,不能不提及城市的建设史。尽管远离中原地带,与之缺乏必要的文化交流,但哈尔滨地区同样有肃慎人居住;10世界30年代,女真人曾在这里建立阿勒锦村;12世界初,肃慎后裔金人在今阿城县白城子建立都城上京会宁府。此后哈尔滨地区逐渐发展,但到19世界末叶,哈尔滨仍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渔村,直至中东铁路的修建才成为城市发展的契机。
遥想在100年前的松花江边,勤劳的人们在这里渔猎牧耕,过着悠然的生活,一切都是那么宁静与安逸。忽然有一天,一艘来自俄国的考察船溯江而上,发现了这片世外桃源,于是一切都改变勒。隆隆的汽笛声把这一名不见经传的小城推上了新的发展道路,当然,发展中也夹杂着屈辱和无奈。
也许哈尔滨注定是这样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城市,而其建筑艺术更是从一开始就带有强烈的舶来文化岂知。因为远离中原浓厚的文化氛围,在思想及观念上较少束缚,因而易于接受新鲜事物。可以说哈尔滨在被动开放的状态下,广泛吸收了西欧、俄罗斯、日本的建筑文化,才逐步行程了今天色彩纷呈、丰富的建筑风格。而且正因为有了这样一段历史,哈尔滨的建筑才会带有如此浓郁的异国情调。
哈尔滨的建筑大体经历了近代和现代两个发展时期,而其近代建筑的发展则包括初期、发展期及晚期几个阶段。我们所熟知的异国风情即指其多样的建代建筑。
从1898年至1917年,是哈尔滨近代建筑发展的初期,也是其建筑风格奠定的时期。这一时期随着中东铁路的修建以及俄国势力的扩张,兴建立阿东正教堂、铁路职工住宅和高级官员住宅以及当时西方正盛行的新艺术风格的官方建筑,如提路系统所属的铁路管理局大楼、火车站、铁路局旅馆、商场、铁路技术学校、铁路商务学堂等。这些建筑构成了早期哈尔滨建筑的基本风貌。
从1917年至1931年,是哈尔滨近代建筑的发展时期。大家都知道1917年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1920年,政府收回了中东铁路的主权,自此哈尔滨逐渐发展成为拥有10余个国家领事馆和400余家外国资本投资企业的大城市。这一时期各国文化的交融甚为明显,建筑仍以教堂为主,仅动正教堂就改建、扩建、新建了18座。与建筑发展初期的俄罗斯式及新艺术风格占主导地位不同,这一时期尽管仍沿袭了上述风格,但更多的式折衷主义风格融入建筑之中,并逐步上升为主流。
从1931年至1949年,可以认为式近代建筑发展晚期。众所周知的九一八事变之后,哈尔滨建筑风貌有了新的变化一方面日本30年代的近代式建筑在哈尔滨有所建造;另一方面折衷主义、浪漫主义及古典复兴倾向的建筑仍受青睐。1946年哈尔滨解放,但城市尚处于调整时期,直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哈尔滨开始进入全新的现代建筑时期,同时也为近代建筑画上了句号。
……此处隐藏7581个字……。吊水楼瀑布,是来到镜泊湖旅游的必游景点。它实际上是同坠入一潭的两个瀑布,其高约20~25米,宽达42米左右。由于吊水楼瀑布是我国纬度最高的瀑布,所以,四季中以冬夏之景,风韵尤殊。每当夏季洪水到来之时,镜泊湖水从四面八方漫来聚集在潭口,然后蓦然跌下,像无数白马奔腾,若银河倒悬坠落,其轰声如雷,数里之外便可听到;其势之礴,近观令人胆战心惊。那溅激起来的团团水雾,漫天飘洒,游人站立在观瀑亭上,可欣赏到水雾烟云之中霓虹隐现,甚为奇观。那两条翻腾滚跃的瀑布,宛若两条出海入潭之蛟龙,喷云吐雾,把镜泊湖弄得更具神奇色彩了。
兴隆寺导游词
渤海兴隆寺建筑规模宏伟,清初,在中央大街东侧的一座寺庙遗址上重新建寺,称为"兴隆寺",俗称"南大庙"。寺庙四周用玄武岩石筑起围墙,庭院中有三百多年树龄的古榆,树高叶茂。后又新植钻天杨、垂柳等。庭院荫郁苍翠,绿草职茵,缀以砂石小径,显得格外幽雅。
兴隆寺的五得庙宅,原是金代建立的石佛寺,元明时损坏,清初天聪元年在旧址重新修建。五殿均为木制斗拱结构,朱栏回廊,雕梁画栋。镶嵌在屋檐上的琉璃瓦,在阳光照耀下,金碧辉煌。
黑龙江的导游词12这里还有一个奇妙之处,就是环谭的黑石壁,又是一个天然的回音壁,它会把声音,经过圆型石壁的折射,清晰地传到自己的耳边。类似于北京天坛公园的“回音壁”,但是北京天坛公园的回音壁的四周是光滑整齐的,而镜泊湖的黑石壁却有着很多的层次,根据这很多不同层次,可以说明,吊水楼瀑布不是一次火山爆发形成的,而是经过多次火山爆发才形成的。
关于吊水楼瀑布,曾有一个古老的传说。据说很久以前,在瀑布的水帘后面藏着一位聪明美丽的“红罗女”,深受远近青年人的爱慕。但她声言无论是谁向她求爱,都必须回答“什么是人间最宝贵的”问题,消息传开后,每日来向她求婚的人络绎不绝。其中有勇士、书生、商人、乃至国王。勇士回答说:“人间最宝贵的是武力。”书生说:“人间最宝贵的是诗书。”商人说:“人间最宝贵的是金钱。”而国王却回答:“人间最宝贵的是权势。”这些回答红罗女都不满意。于是勇士含羞而去,书生浴耻而归;商人倾宝于湖,不再提亲。唯有国王厚颜无耻地呆立在“吊水楼”前苦思冥想不肯离去,最终老死在悬崖上,葬身于乌鸦腹中。如今,我们来到这里,也会想起聪颖美貌的红罗女和她发人深思的问题。
黑龙江的导游词13铁西森林公园位于黑龙江省密山市太平乡北部的铁西林场内。方(正)虎(林)旅游公路或七(台河)密(山)旅游公路都可到达。距密山市区58.5公里。森林公园属山岳生态自然风景区。因山中古榛子繁茂独特而得名。
森林公园总面积20平方公里。区内有300米以上山峰30余座,其中代表性山岳主峰海拔500米。榛子山奇松怪岭,榛被茂密弯延曲折,10万平方米的荷花塘,53万平方米的人工水库,塔头湖河塔,天然游泳池,自然野生垂钓池,是黑龙江省东部集山、水、花、草、鱼、野生飞禽为一体,以秀、峻、幽、静著称的一座山水相依的自然生态园。森林公园即是科考、野营、教学的重要场所,又是旅游观光、避暑度假、疗养的理想胜地。
这座占地面积12万亩的森林公园,群山环绕,溪水潺潺,景色秀美,是黑龙江省第一家由农民投资建造的。昔日的荒山秃岭、穷沟乱壑的不毛之地,经当地人的艰苦垦荒、不懈努力,植下青松2万亩,开发良田4000亩,栽植荷花800亩,拦堤蓄水,依山造湖,成为人们休闲避暑疗养的胜地。主要景观有榛子山、榛子园、原始松树林、白桦林、塔头水库、森林浴场、荷花塘、人工瀑布、塔头湖河塔、库心岛、多种风情别墅园区等。
20多年来,铁西村投资1300多万元,进行生态旅游、观光农业的综合立体开发。现已建成的濯晦池、塔头湖、森林浴场、狩猎场等,吸引着大批中外游客前来观光,为铁西村带来可观的经济收入。
黑龙江的导游词14极乐寺座落在哈尔滨市南岗区东大直街尽头,建于上世纪二十年代,占地面积57000平方米。极乐寺是东北三省的四大著名佛教寺院之一,与长春般若寺、沈阳慈恩寺、营口楞严寺并称为东北四大佛教丛林。它既是佛教徒参谒朝拜的北方佛教圣地,也是中外游人观赏浏览的名胜所在,已被列为全国重点开放寺庙和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极乐寺于1920年由北方名僧天台宗第四十三代宗传弟子倓虚法师创办的寺庙。“”中,部分建筑遭到破坏。1981年由政府拨款修复。极乐寺整体设计、布局和建筑结构,均保留了我国寺院建筑的风格和特点。寺院座北,面南临街。进入山门,首先见到的是钟楼二楼。庙庭内,横向分主院、东跨院、西跨院三部分。主院建筑1800余平方米,分四重大殿:一为天王殿,正中供弥勒佛,东西有四大天王;二为大雄宝殿,是全寺最大的殿,供释迦牟尼;三为三圣殿,四为藏经楼。天王殿前方左右为钟鼓楼。院内两侧尚有配殿。该寺为黑龙江最大的近代佛教寺院建筑。东院内建有著名的七级浮屠塔。
塔院内设灵堂,七级浮屠千塔和圆寂比丘塔,灵堂是一座欧式建筑,堂内供奉着一尊弥勒佛像、一尊十一面观音菩萨像和一幅五百罗汉像画。真是绝妙的中西合璧。
七级浮屠塔建于一九二四年,是一座八角七层楼阁式砖建筑。
塔与殿前,东西各设两层塔式钟鼓楼,布局为国内罕见。塔有木梯,可供登临,楼梯两侧的墙壁上绘有以佛教故事为题材的生动画面。殿和塔檐下的龙、凤、狮、鹤等浮雕,造型生动、典雅。塔的局部构件和装饰吸收了西方建筑的风格。现在极乐寺内在籍僧侣二十八人,年龄最大者八十四岁,最小者十九岁。寺庙完全由僧人自己管理,先后选送两名青年学僧分赴中国佛学院和南京栖霞寺分院就读深造,以期培养造就一代新型高级僧材。现在的极乐寺在中国佛教协会理事,中国佛学院讲师,黑龙江省佛教协会会长静波法师及诸位法师的建设与管理下,一改以往的面貌,成为了一个真正弘法利生的正法道场!
极乐寺每年农历四月初八、十八、二十八的庆佛日,都举行盛大的庙会,人潮熙攘,香烟绕梁,信众可前往共沾法喜。
黑龙江的导游词15滨江湿地公园旅游风景区,就位于松花江两岸,幅员面积40平方公里。西、北临松花江与呼兰区腰浦镇为界,东、南以22.4公里江堤为界与巨源镇接壤,大顶子山航电枢纽工程截流后,淹没区形成了多岛、多河、多湖、多滩的湿地独有风景。
这里河道蜿蜒,芦苇、香蒲荡幽深,绿草繁盛,丛林连片;野生的菱角、荷花、鸡冠米、枝叶繁茂,青翠欲滴;江面白鹳、灰鹤、江鸥、野鸡、野鸭、大雁、钓鱼郎近百余种鸟禽,栖息繁衍;野生的鲤鱼、鲫鱼、鲶鱼、三花五罗等鱼在湖泊里嬉戏畅游;蓝天下,湿地中的岛屿、河道、江湾、沙滩、湖泊错落有致,遥相呼应;江风下,空气清新湿润、芦苇荡、香蒲荡绿波荡漾,蒲香满天与松花江溶为一体。
当松花江的水位升至116米的时候,这里的湖面更加宽广,形成江湖相连的壮观景象,形成城市最大最有特色的湿地自然风景区。滨江湿地公园初步设计旅游风景区20处,主要包括十里龙亭、老殿宫滩、龙王岛、牛郎岛、织女岛、银簪岛、望星岛、渔家湾、河神岛、百鸟滩、观鸟台、芦苇荡、香蒲荡、菱角泡、月亮岛、金沙滩浴场、露天宿营地、雁归楼、江河湾水上公园、相思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