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记叙文

时间:2025-11-01 12:09:16
答案记叙文

答案记叙文

相信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作文吧,特别是在作文中有重要意义的记叙文,记叙文写的是生活中的见闻和作者对于生活的真切感受。这种类型的作文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答案记叙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答案记叙文1

爱自己是一种责任

  积雪草

一个朋友问我:你爱自己吗?我茫然地瞪了对方半天,才理所当然地回答:爱!其实,我的内心非常模糊且底气不足,我爱自己吗?

传统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是爱别人。我们从小所接受的教导都是要爱父母,爱同学,爱朋友。爱自己,会被别人当成自私自利。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忽略了自己,忘记了自己。身体微恙,小病小疼,忍一忍就过去了,否则会被说成娇气;工作不能放下,因为那是一个人在社会上立足的基础;父母的事儿大过天,什么事儿都能放下,唯此不能放下就像一只陀螺,我们一刻不停地旋转,终于有一天,轰然倒下。到此时,才发现爱自己是多么重要的事儿。

爱自己,就是不拿自己的身体开玩笑,不拿自己的错误惩罚自己。一个人如果想要爱别人,就应该学会爱自己,爱自己的身体,爱自己的健康,不和自己过不去。试想,如果连自己都不爱惜,怎么谈得上爱别人呢?健康的身体不仅仅是个人的需求,爱自己,也是为了更好地爱别人。

荷兰学者斯宾诺曾对健康作过精辟的论述:保持健康是做人的责任。为了这个做人的责任,让我们学会爱自己,而且就从爱自己的身体开始。 (本文有删改)

1.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请结合全文,分析其作用。

2.你爱自己吗?,请结合自身实际谈谈这篇文章给你的启示。

参考答案:

1.比喻论证。具体形象地指出了忽略自己、不爱惜自己导致的严重后果,告诉我们爱自己是很重要的。(意思对即可)

2.结合自身实际;启示:爱自己是一种责任(意思对即可)。

示例:我们喜欢上网,沉迷上网,经常不顾父母老师的劝说,结果把眼睛搞坏了,身体弄垮了,这是不负责任,因为爱自己也是一种责任。

答案记叙文2

记叙文阅读及答案一:《日子》

①在灾区的路上,常常可以看到三五成群的农民背着包裹从各安置点返回自己的家园,这是他们自愿的选择。与安置点吃喝不愁相比,返回家园的生活有着太多的艰辛,然而,这似乎并不能阻止那如鸟归巢般的渴望。

②我们在陈家坝乡安置点遇到一位叫赵义富的老汉,他今年61岁,个子不高,精瘦精瘦的,眼神很亮,透着一股子倔劲。他的家在大山另一边的青林村,这个村也叫“红军村”,当年村里所有的青壮年都跟着红军闹革命去了,活了大半辈子的老汉,从没想到他引以为豪的家园有朝一日会毁于一旦。地震后,从废墟上爬起来的他,拉起老伴,踏着仍在垮塌的山体,一路跌跌撞撞向山下冲去,身后,他喂养了6年的大红马仰天长啸,哭一般地嘶鸣着,老汉心里疼得直发抖。

③在乡里的安置点上住了两天,这一辈子不懂什么叫失眠的赵老汉,两天两夜合不上眼。他的大红马,还有3头牛、20多头猪、16只羊……像走马灯似的在他眼前转个不停。赶到第3天,天蒙蒙亮,老汉再也待不住了,腾地从地铺上站起身,对老伴说了句:“不行,我得回去给牲口们放生,让它们自己找点东西吃。”

④老伴哭了:“没了路,你咋得回去?”

⑤“我爬也得爬回去!”

⑥说到做到的赵老汉真的是爬回去了。

⑦大面积垮塌的山体,早已改变了原来的模样,所有通往村子的路全没有了,到处是塌陷,随处是深不见底的裂缝,踩在松垮的碎石上,根本站不住,走两步就要退一步。老汉一路几乎是匍匐在地,手脚并用地往前爬,尖利的石头在他身上刮出一道道伤口,手指磨出了血,一只鞋在攀爬中掉进了裂缝,整整3个小时,他终于爬回了青林村。

⑧“地震把房震塌了,大石头把田卷了。我养的猪、牛、羊、马还在。”

⑨他走到家畜跟前,由于饥饿和恐惧它们已极度虚弱,那匹大红马悲哀地望着他,挣扎着站起来,舔着他的手,他落泪了。他松开马缰,解开牛鼻子,把猪和羊向一起拢了拢……又在废墟下翻出一口袋胡豆,洒在地上。然后,找出已经砸扁的水桶,用石头敲了敲,到半山腰的小河沟里取回两桶水,蹲在地上,挨着个看着它们喝饱了,又回到半山腰,再取回两桶水放在那里。直到太阳偏西,他才恋恋不舍地起身,离开这个已经成为一堆瓦砾的家,依然匍匐在地手脚并用,跋涉整整3个小时,回到山下。

⑩从这天起,每隔3天,赵义富老汉都要像这样每天山上山下来回爬6个小时回到青林村,给家畜们喂一次水。

(11)老汉一回去,它们就围着老汉嗷嗷叫,他背不起太多东西,只能喂点水,保住它们。他心里反复念叨的只有一句话:“保住它们!”

(12)望着老汉,我们惊异地说不出话来。他似乎明白了我们的心思,伸出手,一五一十地数叨起来:“马喂起来要运输,猪牛羊价格好了,年底能卖3万块钱。虽说家都毁了,可日子总要过下去!”

(13)什么是日子?日子就是一种精神,一种气概,一种始终奔向明天的希望啊!

(摘自《光明日报》)

1、作者在文章开头作了哪些交待?这有什么用意?请选择一个角度加以说明。(2分)

答:

2、第②段中,写“他今年61岁,个子不高,精瘦精瘦的”表明老人

________________;说他“眼神很亮,透着一股子倔劲”说明老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文中在描写老人的内心感受时多是一笔带过,而描写大红马时则具体细腻。作者为什么这样写?说说你的理解(2分)

4、文中对老人着墨最多的是_______,这些描写既是前文“___”二字的具体体现,是老人“倔劲”的生动再现。(2分)

5、文章结尾一段是老人精神世界的真实写照。用老人的一句内心独白来概括的话,就是。(2分)

6、作者怀着怎样一种心情来写老人的?试从不同的角度说说看。(2分)

答案:

1、(2分)为后文作铺垫:①点明人、事的特殊背景。②暗示老人是农民的代表和缩影。③表明灾民不靠国家、千方百计自救的精神。④表现灾区农民对家园的依恋、不弃与热爱。(答出l个要点即可)

2、(2分)①年高瘦小(“平凡普通”、说明他完全有理由安享救助)②顽强刚毅(“非凡伟大”、表现出他不善罢甘休的决心)

3、(2分)①侧面(间接〕描写,借马写人。②传达出作者不忍触及人的种种不幸的那种心态。(答出第②点加1分)

4、(2分)①细节(动作)②“艰辛”

5、(2分)“保住他们”

6、(2分)①痛心②敬佩 ……此处隐藏15365个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遭受的挫折、苦难战胜人生路上的苦难

2.以特写镜头唤起女儿对幼年生活的美好回忆,为文章定下基调,意在告诉女儿:只要坚持不懈,就能战胜艰难困苦,跑过“冬天”。

3.(1)强身健体,节俭助人,坚强尽力,守住自我。

(2)注重内在气质的培养,衣着整洁协调,珍惜时间,热爱生命,尽人尽之责。

4.作者把人生比作“一颗流星”,即使划过夜空,转瞬即逝,也要留下一道亮光,照亮世间;还可将人生比作“县花一现”或“雨后彩虹”等。

5.因为生命刚开始的时候,人都是赤条条地来到这个世界上,彼此都一样;而进入社会后,各人的生活经历不同,自然会有各自充满个性的“冬天”。

(意对即可)

6.“略”。

答案记叙文14

①秋天,草地上一片寂静,萧瑟冷清。大地上积满了落叶,枯败的叶子蜷缩着,如一张张满是皱纹的脸疲倦地向上张望着。阳光下,小草儿如漂洗过的白银一般,浅黄浅黄的,迎着秋风簌簌作响。四下里静悄悄的,一切都显得无精打采的,凛冽干燥的寒风暗示着这个季节并不属于脆弱的生命。

②然而,在绝望的阴影里似乎总是潜伏着那么一丝愉悦的惊喜。瞧去!不远处一只小小的蝴蝶,一身洁白,半透明的翅膀正不紧不慢地拍打着,宛若一朵飞舞着的雪花,细小的身子忽上忽 下回旋跳跃着。一忽儿,轻轻地落在草叶尖上,吻一吻,旋即又飞走了。我想,它的内心该是被某种热切的渴望敦促着吧,孜孜以求,永不懈怠。

③枯黄的草地在我眼里忽然变成一方广阔的舞台,舞台上,这只小小的蝴蝶正孤独地旋着舞演一场独角戏。没有灯光,没有音乐,没有观众,没有掌声,孤独的舞者只是默默地奉献着它最美丽的舞姿 ,舞姿里有忧伤的美丽,舞姿里有优雅的欢乐。舞啊舞啊所有的绝望,所有的欢乐,所有的痛楚都融进这绰约的舞姿里。整个世界停顿下来,默默地注视着,万籁俱寂,周遭的大自然也莞尔笑了。

④一只小小的蝴蝶就这样征服了整个世界。夏日里,会有许许多多这样的蝴蝶,小小的,白白的,舞动在世界的每个角落,成群结队地飞过这个季节,不留下一丝痕迹。当花儿慢慢零落,生机勃勃的绿色也渐渐褪去,只留下孤零零的大地,光秃秃地裸露着,生命俱凋亡,仿佛干涸的生命之滩。夏日,兴旺茂盛的夏日,一天天远去了。这时,从某个不为人知的角落里,孤独的舞者悄然而至,开始享受它那姗姗来迟的短暂的生命。尽管,留给这个不可理喻的小生命的,并没有多少舒适与安慰,在这静默的季节里,它仍是这广漠舞台上唯一的主角。不知这小东西是否明白美好东西的获得往往要做出巨大的牺牲。代价的确是巨大的,秋天来临,日子一天天过去,寒冷一天天加剧,这一天天加剧的寒冷会无情地吞噬蝴蝶的生命。然而,重要的并不是生命的长度,而是其价值。

⑤不要怕在人生的舞台上做一个孤独的舞者!有多少人,在各自的生活中终生扮演着平庸卑微的角色,却从来没有拥有过自己的人生舞台?又有多少人,随波逐流,将自己独特的个性淹没在茫茫人海?舞步回旋,陌陌前路,何处蔷薇?而在世间的某个角落,一个含苞欲放的花骨朵儿正默默地等待着属于她的那只蝴蝶。有一天,他们相遇,娇嫩的花骨朵儿便张开她的怀抱热情地迎接那久久等待的客人旋着舞步缓缓而来。

1.从全文看,景物描写的作用是什么?(3分)

2.仔细阅读②③段,

从外形、心态、行动三个方面说说

这只蝴蝶的特点。(3分)

3.第③段画线句子中,用忧伤修饰美丽是否恰当?为什么?(3分)

4.

结合文中孤独的舞者的特点,谈谈你对本文主旨的理解。(4分)

5.试指出本文运用的一种表现手法,并结合文章内容作简要分析。(4分)

答案:

1.①渲染寂静、冷清的气氛。②为下文蝴蝶的出场作铺垫。③衬托出蝴蝶舞姿的优雅、绰约和孤独舞者的坚强。

评分:本题3分。

每个要点1分,意思对即可。

2.①洁白、美丽、可爱等(外形)②内心有热切的渴望,孜孜以求,永不懈怠(心态)③孤独地舞动着(行动)。

评分:本题3分。

每个要点1分,意思对即可。

3.恰当。因为美丽指孤独的舞者轻盈、优雅的舞姿;忧伤指孤独的舞者旋舞过程中的孤独,无人欣赏与喝彩。(或:恰当。因为文中说所有的绝望,所有的欢乐,所有的痛楚都融进这绰约的舞姿里。)评分:本题3分。答出恰当得1分,答出理由得2分,意思对即可。

4.通过对孤独的舞者的赞美,提醒、启迪、鼓舞、激励人们只要孜孜以求、永不懈怠就能实现人生美好的理想。

评分:本题4分。每句2分,

意思对即可。

5.答案示例:①托物抒情。文章借枯黄的草地上的一只蝴蝶在孤独中旋舞,舞出忧伤的美丽,优雅的欢乐,表现对在寂寞里苦苦追求的人们的崇敬和赞美之情。②衬托手法。用秋天的寂静、清冷,衬托出孤独的舞者的坚强。(另外可以答描写、议 论、抒情相结合。作者用精细的笔墨描写秋天寂静清冷的环境和洁白的蝴蝶回旋飞舞的场景,用抒情的语言赞美其用优美的舞姿征服世界精神,用议论句揭示其牺牲精神和坚强的品格。还可以答对比,人生舞台上孤独的舞者与随波逐流,将自己独特的个性淹没在茫茫人海的人对比。)

评分:本题共4分。表现手法1分,分析3分。

答案记叙文15

在又一天的补习班结束之后,走在回家的路上,心中却一直在思考,思考老师布置下来的一道“压轴题”。这道题,我已经思考了很久了,至少是从老师布置作业起,一直到现在,可始终没有一点头绪甚至于连题的框架都没看懂。

到了晚上,做完其他作业以后,再回头看这道题,就感到脑袋一阵晕,似乎这不是数学题,而是传说中的外星语。在一股想要攻破这题的意志力下,我终于弄懂这玩意在讲什么了。然后我用出了浑身解数,在无数次的尝试中,终于得出了一个结论:这题是错的。害我这么久,还拿一道错题来给我做这不是典型的坑人吗。

就在我绝望之际,突然又想起老师说的一句话:“不要去过多的怀疑题又问题,先找找自己的过程,这才是有效的。”可那时的我已经近乎于崩溃的状态,倒在床上就差点睡着了。过了一段时间,迷迷糊糊中又出现了一股一定要把这道题算出来的意念。对的老师布置的题难,也有他的道理。于是,我又开始了繁复的计算。但直到凌晨,我都没有算出一个可靠的或者说正确的结果。我也就只好不了了之了。

第二天,上课之前,我还一直在为这道题纠结,按理说老师布置的老师布置的题不会难到这种一天都做不出来的地步,我也就只好把这道题放下了。

这次,老师上课首次没先评讲作业,而是讲新课。这时,我就感到了一些不对,再一问同学。果然,这道题没人做起了,而且都是做出同一个要舍去的答案。

我们暗叫不好,这究竟是老师给我们的一个陷阱呀。果不出我所料,下课之前老师终于把这道题讲了,他是故意用一个条件把正确答案舍去的,而这也是教我们以后既不要盲目认为题有错,也不要过于不自信了。

《答案记叙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