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产计划管理制度(汇编10篇)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制度的使用频率逐渐增多,制度是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为了维护正常的工作、劳动、学习、生活的秩序,保证国家各项政策的顺利执行和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依照法律、法令、政策而制订的具有法规性或指导性与约束力的应用文。那么制度的格式,你掌握了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生产计划管理制度,欢迎阅读与收藏。
生产计划管理制度11、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生产计划的制定与控制。
2、目的
理顺生产计划编制流程,明确生产计划编制职责及要求,规范生产计划的编制与执行,为生产安排紧张有序的开展创造条件,确保各项生产任务在受控状态下按时、按质完成。
3、生产计划的类型
3.1公司年度/半年/季度/月生产计划。
3.2车间/工段月度计划、机台计划/班组计划、周计划。
3.3事业部工号/项目计划。
4、职责
a)生产管理部负责本办法的制定、修改、废止的起草工作。
b)生产管理部、事业部、车间、物资管理部、供应协作部按照要求编制相关计划。
c)总经理负责本办法的制定、修改、废止的审批工作。
5、生产计划的编制、审批及发放
5.1公司年度/半年/季度/月生产计划的编制、审批及发放
5.1.1公司年度生产计划的编制、审批及发放
a)公司年度计划由总经理组织经营部门、事业部、生产管理部、财务部主管及相关人员于每年12月22日前召开专门会议确定下一年度目标计划。由生产管理部根据会议精神于12月25日前编制完成,经总经理审批于12月28日前下发执行。
b)公司年度计划主要依据上一年生产任务的完成状况、剩余未完合同订单状况、潜在的订单预测状况、生产产能状况及公司发展的总体要求等编制。
c)公司年度计划务必反映公司年度计划总产值目标、上下半年产值分布、产品大类(分离机械类、水电成套类、电力分包类、备品备件及其他等)产值分布等信息。
d)年度计划发放范围:董事长、总经理、经营部门、生产管理部、事业部、财务部。
5.1.2公司半年/季度生产计划的编制、审批及发放
a)公司半年/季度生产计划由生产管理部根据公司年度计划组织事业部、供应协作部主管及相关人员于每半年/季度开始前一个月的28日前召开专门会议确定下一个半年/季度生产目标计划。
b)公司半年/季度计划发放范围:总经理、经营部门、生产管理部、事业部、财务部、物资管理部门。
c)公司半年/季度生产计划由生产管理部编制,事业部会签,经总经理批准于前一个月的30日前下发执行。
5.1.3公司月生产计划的编制、审批及发放
a)生产管理部于每月21日前根据公司季度计划及当月生产任务完成状况编制下月生产计划初稿送各事业部审核确认,23日前各事业部将一些需调整的信息反馈给生产管理部,生产管理部根据反馈意见结合内外部资源状况进行适当调整并最终确定公司月计划。
b)公司月计划务必反映各事业部应完成的项目节点、供应协作部应回厂的外购件、下料工段及表面处理工段应完成的具体任务等资料。各事业部可直接用公司月计划指导本事业部的月度生产安排,也可根据公司月度计划重新编制事业部的月计划。
c)公司月生产计划由生产管理部编制,事业部审核,经生产管理部主管批准于25日前下发执行。
d)公司月生产计划计划发放范围:总经理、经营部门、生产管理部、事业部、财务部、物资管理部门及各车间。
5.2事业部工号/项目计划的编制、审批及发放
a)事业部工号/项目计划以公司年度/半年/季度/月生产计划及临时的紧急订单为依据编制,工号/项目计划务必详细反映该工号/项目技术准备时间、各个装配/零部件的加工工序及节点时间、要求回厂的外协/外购件及回厂时间、大件热处理及表面处理时间、板材下料完成时间等信息。
b)事业部工号/项目计划由事业部安排计划管理员在生产通知下达后及时编制,事业部领导审批后执行。
c)事业部工号/项目计划发放范围由事业部根据实际需要决定,但务必送一份到生产管理部,以便生产管理部对生产计划进行监控与协调。
5.3车间/工段月度计划、机台计划/班组计划、周计划的编制
5.3.1车间/工段月度计划的编制及审批
a)车间/工段月度计划以公司季度/月生产计划及事业部工号/项目计划为依据编制,车间月度计划务必详细反映当月本车间准备完成的各个项目的起点到计划完工节点间各节点的计划完成时间及班组/机台安排,同时反映出与车间当月计划有关的外协/外购件要求回厂时间、板材下料完成时间等信息。
b)车间/工段月度计划发放范围由各车间根据实际需要决定,但务必送一份到生产管理部,以便生产管理部对生产计划进行监控与协调。
c)车间/工段月度计划由各车间安排计划管理员于每月27日前编制完成,车间领导审核,事业部领导批准后执行。
5.3.2车间/工段机台计划/班组计划、周计划的编制
a)车间/工段机台计划/班组计划、周计划以车间月计划为依据,机台计划/班组计划由车间计划管理员于每月28日前编制完成,周计划由车间计划管理员于每周六编制完成。
b)一般的机台/班组计划、周计划由车间领导审核,事业部批准;关键机台(五米及以上立车、2米及以上卧车、200T及以上镗床、数控龙门铣)计划由事业部审核,生产管理部批准。
c)车间/工段机台计划/班组计划、周计划发放范围由各车间根据实际需要决定,但务必送一份到生产管理部,以便生产管理部对生产计划进行监控与协调。
5.4车间各类计划能够合并编制但相关信息务必表达明确、清晰,指导性强。
5.5销售急需的计划外产品,可编制临时计划优先安排。
6、生产计划的调整
6.1生产计划的调整状况
生产计划执行遇到如下状况时,需要调整生产计划:
a)订单的增加、减少或取消导致生产量变更。
b)设备、人力或原材料的配备无法配合生产任务如期完成。
c)生产过程及其他因素改变导致计划无法实施。
d)突发事故影响了生产计划的如期完成。
6.2生产计划的调整流程及要求
6.2.1各项计划一旦确定,原则上不允许随意变动,确有异常状况需要调整生产计划时,按照需调整的生产计划的原审批程序进行。个性强调:关键机台(五米及以上立车、2米及以上卧车、200T及以上镗床、数控龙门铣)计划不得随意插入计划外的部件,如确实需要调整,务必经生产管理部批 ……此处隐藏12824个字……计划的实施与监督。
2、销售等原因急需的计划外产品,可编制临时计划优先安排。
六、生产进度控制
1、技术监管部及各部门计划管理员应随时了解和掌握生产过程的实际情况及生产进度。如发现生产进度延误时,应督促相关部门改善并及时通报,以确保生产计划按时完成。 2 、对影响生产进度的问题,由技术监管部负责要求相关部门或工段整改,并落实具体责任人和具体整改日期。对于所有阻碍计划执行的问题,都必须在既定的时期内由专人负责进行整改;对于整改协调过程中出现的争议要及时报总经理协调和解决。确保生产计划的严肃性和可执行性,以推动生产计划的按时完成。
3、技术监管部负责公司总体生产计划控制,负责对影响生产计划执行的部门和个人进行考核。
七、生产计划总结
1、各工段计划管理者根据生产计划完成情况,比较计划与实际情况的差距并进行相应的分析,进而提出改进意见。
2、技术监管部对生产计划各项指标进行分析,每月一小结,查找生产计划未达成的原因。将突出的重点问题发布至各相关部门,督促各部门对存在问题予以改善并检查改善效果,以不断提高生产计划达成率。
八、附则
本制度由总经理提出本制度授权技术监管部负责解释,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生产计划管理制度9第一条订立目的
市场情况瞬息万变,本公司在制订长期生产计划对各部门生产任务进行整体规划的基础上,还必须制订各种短期计划,以适应市场的变化,赢得竞争优势。
第二条分类
通常情况下,短期生产计划有季度生产计划、月度生产计划、旬(周)生产计划三种形式。
第三条季度生产计划管理
1.含义:季度生产计划是在预测、决策基础上制定的,它是指导企业全年生产经营活动的纲领。通过制定季度生产计划,实现通过季度滚动的方法在年中对年度生产计划实行具体调整的目的。
2.制定时间:当市场需求突变或订货合同大幅度变化,才实行季度滚动。年初滚动着眼于当年预测,年中滚动着眼于预测全年计划落实,年末滚动着眼于预测下年首季。年度计划滚动次数,视实际需要而定,一般应与编制季度生产计划时一并进行。
3.具体内容:
(1)对于大批量生产,为了保持企业生产的正常秩序和均衡性,年度生产计划应考虑必要的成品库存量。当需求大于最大生产量____%时,以减少库存来满足需求;当需求低于最大生产量_____%时,要增加库存来吸收多余产品;
(2)物资准备和在制品最高储备量都应以满足最大生产量的需要来确定,一般情况下不应频繁地随着产量的变动而变动。只有当年度生产计划大幅度变化时,才能考虑物资准备和在制品数量的变动。
第四条月度生产计划管理
1.含义:月度生产计划管理是指贯彻近细远粗原则,采取月度滚动方法来调整生产计划。
2.具体内容:
(1)第一个月计划要明确产品品种和具体细节,及时反映合同增减变动的情况,灵活处理用户的临时急需,以满足市场需要。
(2)第二、三个月下达产品产量,便于各方面准备和灵活组织成批轮番生产。
3.注意事项
(1)由于月度计划的滚动,要求不断提高生产组织水平和改进生产作业计划工作,加强能力平衡和零件成套管理,严格控制生产环节的交接工作。
(2)要适当调节零件和在制品储备量,在不增加资金的前提下,略增毛坯储备量,压缩中间在制品,适当地保持一定的零件储备,这样才能在滚动计划中灵活而有秩序地变动,顺利组织多品种生产。
第五条旬(周)生产计划管理
1.含义:由于用户的紧急要求或企业内部生产要素的平衡问题,有时需要企业生产计划部门下达产品旬(或周)生产计划。
2.具体内容:通过旬(周)生产计划管理,当需求大于上周生产量____%时,增加产量来满足需求;当需求低于上周生产量_____%时,减少产量,通过公司对产量、品种、生产进度和次序实行微调,达到具体调节供需要求,重新组织新的生产活动的效能的目的。
第六条附则
本办法经_____核准后实施,增设修订亦同。
本办法最终解释权归本公司。
生产计划管理制度10第一条队目的
市场情况瞬息万变,企业在制订长期生产计划对各部门生产任务进行整体规划的基础上,还必须制订各种短期计划,以适应市场的变化,赢得竞争 优势。
第二条形式
通常情况下,短期生产计划有季度生产计划.月度生产计划.旬(周)生产计划三种形式。它们之间既有一定联系,保持了计划制订的连续性,又有各自的特点。
第三条季度生产计划管理
1.季度生产计划是在预测.决策基础上制定的,它是指导企业全年生产经营活动的纲领。
2.企业采取季度生产计划管理的策略,实际上是采取季度滚动的方法,对年度生产计划在年中实行的具体调整。
3.在一般情况下,年度生产计划力求稳定,不宜多变。特别是单纯执行指令性计划的企业,一般是不存在计划滚动现象的。
4.只有当市场需求突变或订货合同大幅度变化,才实行季度滚动。年初滚动着眼于当年预测,年中滚动着眼于预测全年计划落实,年末滚动着眼于预测下年首季。
5.季度计划滚动,实际上起到了调整短期经营战略的作用。年度计划滚动次数,视实际需要而定,一般应与编制季度生产计划时一并进行。
6.对于大批量生产,为了保持企业生产的正常秩序和均衡性,年度生产计划应考虑必要的成品库存量。当需求稍大于最大生产量时,以减少库存来满足需求;当需求稍低于最大生产量时,要增加库存来吸收多余产品。
7.但是,物资准备和在制品最高储备量都应以满足最大生产量的需要来确定,一般情况下不应频繁地随着产量的变动而变动。只有当年度生产计划大幅度变化时,才能考虑物资准备和在制品数量的变动。
第四条月度生产计划管理
1.月度生产计划管理,要贯彻近细远粗的原则,采取月度滚动的方法。
2.第一个月计划要明确产品品种和具体细节,及时反映合同增减变动的情况,灵活处理用户的临时急需,以满足市场需要。
3.第二.三月下达产品产量,便于各方面准备和灵活组织成批轮番生产。
4.由于月度计划的滚动,要求不断提高生产组织水平和改进生产作业计划工作,加强能力平衡和零件成套管理,严格控制生产环节的交接工作。
5.要适当调节零件和在制品储备量,在不增加资金的前提下,略增毛坯储备量,压缩中间在制品,适当地保持一定的零件储备,这样才能在滚动计划中灵活而有秩序地变动,顺利组织多品种生产。
第五条旬(周)生产计划管理
1.由于用户的紧急要求或企业内部生产要素的平衡问题,有时需要企业生产计划部门下达产品旬(或周)生产计划。
2.通过旬(周)生产计划管理,企业可以对产量或品种.生产进度和次序实行微调,既可具体调节供需要求,又有重新组织新的生产活动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