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导游词

时间:2025-10-17 20:05:19
苏州导游词

苏州导游词

作为一名优秀的导游,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导游词,导游词可以加深游客对景点的印象,是提升讲解水平的重要工具。我们该怎么去写导游词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苏州导游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苏州导游词1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很高兴和大家一起游览苏州古典园林。再过半个小时就到了,先让我们了解一下苏州古典园林吧!

苏州古典园林在1997年12月被列为文化遗产。誉为“园林之城”。历史延绵20xx余年,在世界造园史上有独特的历史地位和价值,浓厚的传统思想文化,展示东方文明的造园艺术典范。实为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说到这,你们一定会想到“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吧!现在我们到了天堂般的游览胜地——拙政园。

拙政园的东部和中部,是用一条长长的复廊隔开的,走廊上开有25个漏窗,就像精雕细做的剪纸图案,镶嵌在长长的画轴上面。现在,分散活动,下午5点准时集合到游览车里。祝大家玩得愉快。

(5点以后)

时间总是过得很快,我相信:你们可能还有些恋恋不舍,希望有机会,我能再陪同各位细细欣赏它,品味它,游玩它。再见。

苏州导游词2

灵岩山位于古城苏州西南的木渎灵岩山,乘坐2路、游4路、64路、69路、511路、512路公交车到灵岩山山麓下车即可到达。山高182米,周广1800亩,山上多奇石。巨岩嵯峨,怪石嶙峋,物象宛然,得于仿佛。旧有"十二奇石"或"十八奇石"之说。因为灵岩塔前有一块"灵芝石"十分有名,因此得名"灵岩山"。又因为山石颜色深紫,可以制砚,又称砚石山。山南峭壁如城,相传吴王曾在山上筑有石头城,故又名石城山。灵岩山有"灵岩秀绝冠江南"和"灵岩奇绝胜天台"的美誉。有昂首攀游状的石蛇,敲打有声的石鼓,状若发团的石髫,伸首隆背的石龟,两耳直竖的石兔,形影不离的鸳鸯石,埋头藏泥的牛背石,隐身探头的蛇头石,俯首饮水的双牛石,状若仙人的和合石,形如蒲鞋的草鞋石,以及石马、石城、石室、石猫、石鼠,飞鸽石、蛤蟆石、袈裟石、飞来石、醉僧石等,惟妙惟肖,意趣横生。另有石鼓山、象山之称。

春秋后期,吴王夫差在山巅建造园囿“馆娃宫”,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山上园林。至今存有吴王井、流花池、玩月池、西施洞、宫墙、琴台、思乡岩、石射棚等遗迹。

建在馆娃宫遗址上的灵岩寺,春秋吴越夫椒一战,越国大败,越王勾践和大夫范蠡被押为人质,居住在石室之中,向夫差献上越中美女西施。吴王夫差为西施在灵岩山上建造行宫,铜钩玉槛,奢侈无比。吴人称美女为娃,故名"馆娃宫"。公元前473年,越王勾践从水路攻进吴国,把这富丽堂皇的馆娃宫付之一炬,烧成断壁残垣。东晋时有人在灵岩山吴宫遗址修建别业。后舍宅为寺,南朝梁天监二年(503年)扩建为寺院,名"秀峰寺"。唐代改称灵岩寺。从东晋元熙二年(420)陆玩舍宅为寺算起,迄今已有1583年的历史。现存殿宇多数是清末民初的建筑,惟有“千柱擎天、俯视万有”的灵岩塔,建于南宋绍兴十七年(1147),已在风侵雨蚀中度过了956个春秋。它与装饰精美的大雄宝殿和翘角飞檐的钟楼相映成趣,不仅是灵岩寺风景最突出的一个部分,也是木渎的标志性建筑物。

灵岩山寺,1948年在过去西有研究社的基础上开办净宗佛学院,当时担任教学工作的法师大多毕业于宁波观宗讲寺。如:碧林、莲因、化东、梵光、种莲等法师,讲授《弥陀要解》、《四教仪集注》等天台、净土课程。那时的方丈和尚妙真上人也是观宗寺的学生。因此,灵岩山一直传持“教遵天台,行归净土”的传统。

灵岩寺现存寺院规模宏大,为典型的中国佛教净土道场之一。灵岩寺建在山顶,高耸入云,巍峨壮观。寺门前松柏参天,门额"灵岩山寺"为赵朴初题写。进门便是天王殿,亦称弥勒阁,殿中央供奉天冠弥勒,背后供韦驮菩萨,两侧排列着四大天王。再进为前院,院中有池名砚池,池上架有"界清桥",据说大雨后,桥东之水清,桥西之水浊。大雄宝殿高25米,宽20米,气势雄伟庄严,正中供奉释迦牟尼佛巨像,迦叶、阿难两弟子侍立两旁,佛祖背后为海岛观音,东西两壁排列十六罗汉。大殿后壁供奉文殊、普贤。

位于大殿东侧的灵岩塔初建于梁代天监二年,历经沧桑,现为七级八面砖塔,挺拔耸立,是灵岩山的标志,凡来游山者莫不在此留影纪念。灵岩塔又称多宝塔,高34米,7级8面,砖木结构、楼阁式。游人可拾级登塔,极目远眺姑苏景色。塔南有钟楼,楼高15.3米,为两层木构。上悬大钟,下置地藏佛像。

苏州导游词3

大家好,我们现在来到了富有古典气息的苏州园林。皇家园林以规模宏大,风格华丽而著称,富有帝王气息,而私家园林则小巧玲珑、精致淡雅,体现了文人学士的审美情趣。苏州园林是私家园林的典型代表,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的美称。苏州园林的历史悠久,其中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和留园,分别代表宋、元、明、清四个朝代的艺术风格,被称为苏州四大名园。

狮子林最早建于元代,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了,狮子林最早是大僧人惟则所建,原来是作为禅园所用,后来才作为私家园林,在我国,它是一座保存最完整的禅园。20xx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狮子林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现在,我们就到狮子林中看一看吧!

狮子林中最奇特的就要数有假山王国之称的太湖石了。这些太湖石有看“瘦、透、漏、皱”的美感,而且个个都很像狮子,它们神态各异,有的站立起来,有的卧在地上,还有的像在吼叫着……它们简直就像活了一样!在一座座雅致的亭台、楼、榭之间,有着一个个池塘,池塘周围的假山三面环水,湖水清澈见底,湖底有一条条可爱的金黄鱼。林中还有一条长廊,廊中有着著名的将领文天祥的提碑。林中的小路幽深远,给人一种惬意的感觉。最后一个狮子林的主人叫贝仁元,又在原来的基础上,又建了湖心亭,荷花厅,九狮峰等建筑。

狮子林不光有着禅园气息,还有着文人学士的雅致风格,下面请游客自已观赏,注意保护环境,不要乱涂乱画。

苏州导游词4

各位旅客,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姓柳,大家可以叫我柳导。今天我要带大家去苏州园林玩,我希望大家能在苏州园林留下一段美好的回忆。

苏州园林是四大园林之一,这里的美景不可计数,接下来我就和你们一起去苏州园林中的留园去游玩。

我们大家一起先去楠木殿,去看看那里有什么好玩的吧!我先来介绍一下,楠木殿是对"五峰仙馆"的俗称。它能用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一句诗来形容:"庐山东南五老峰,晴天削出金芙蓉。"楠木殿厅堂里阔五间,它有天然儿、太师椅等家具,左右两边分设儿、椅。

厅堂里有充分的光线,所以我们走进五峰仙馆没有像以往走进其他的老房子那样感觉甚至还有点阴森。使用如此贵重的木材可见五峰仙馆在留园中的地位非比寻常。但是在抗战时,楠木殿成了日军的马棚。饥饿的行军马,把上好的楠木柱子弄得不成样子。好了,现在请大家自由参观。

……此处隐藏11888个字……了《王氏拙政园记》,使名园增辉。沈石田先生曾经是文征明先生绘画方面的指导老师。他们对苏州文化艺术的发展作出过重大贡献。“倒影楼”中间屏门上雕刻有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的无根竹图,并配有诗词,也是不可多得的珍贵文物。

“倒影楼”前面有一条曲折婉蜒的水廊,地面贴着池面。池面上波光粼粼,地面上高低起伏,使人感到正踩在池面上随水飘浮。水廊的西面有一组楼阁群,最近的是“与谁同坐轩”。轩,是形似车厢的建筑物,两头有门框而不上门,随意进出;两旁墙上开有窗口,以便观景。“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这是苏东坡的诗句,表达了诗人孤芳自赏的心情。园主借此表示自己的清高。仔细再看,“与谁同坐轩”,好像一把扇子,轩顶的瓦面像折扇的扇面,后面“笠亭”的尖顶恰似折扇的扇把,简直连接得天衣无缝。

以拙政园为代表的苏州园林,处处是充满着诗情画意的青山绿水,时时是洋溢着温情脉脉的家庭气氛,全园体现了淡泊明志的人生哲理,正是古人们苦苦追求的“人间天堂”。

苏州导游词12

大家好,欢迎来到故宫参观,我姓陈,您们叫我陈导就行了。 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下故宫的概况,之后介绍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宫、和。故宫,又名紫禁城,是我国重要的历史保护文物,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紫禁城的由来有两种说法,第一种是依照中国古代星象学说:北极星在中天,故宫正好对着北极星,天人对应;第二种是:因为故宫是紫色的,又是禁城,所以故宫又称紫禁城。明代第三位皇帝朱棣开始营造这座宫殿,到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落成。

在之后五百多年里,共有24位皇帝在这里生活居住。紫禁城周围有高10m的城墙和宽52m的护城河。城南北长961m,东西宽753m,占地面积达72万?。故宫建筑布局沿中轴线向两侧展开,宫殿建筑总面积达163,000?。太和殿是皇帝召集大臣上朝和商议国家大事的地方。自1420年建成后屡遭焚毁,又多次重建,今天看到的是清朝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重建的。太和殿建筑面积2377?,相当于50个课室,高35。05m,相当于10层楼那么高,为紫禁城内规模最大的殿宇。

太和殿装饰十分豪华,殿内金砖铺地,设有宝座。说是金砖,可是金砖不是用金子做的,金砖是专供宫殿使用的一种高质量的铺地方砖,产自苏州、松江等地,选料精良,制作工艺复杂。因其质地坚细,敲起来发出金属般声音,故名金砖。太和殿前有宽阔的平台,称为丹陛,俗称月台。月台上陈设日晷、嘉量各一,铜龟、铜鹤各一对,铜鼎18座。大家往太和殿两侧看,是不是有很多个大水缸?它是干什么的呢,对了,是灭火的。大水缸的下面有一个凹槽,是因为冬天水会结冰,往凹槽里放火把就能不让水结冰。

太和殿是故宫里最总要重要的宫殿,许多历史决策都是从这里出去的。 太和殿后是中和殿,是皇帝上朝前休息的地方。保和殿位于中和殿后,是殿试的地方。考试的第一名叫状元,第二名称为磅眼,第三名是探花。不知皇帝端坐在上上面,考生是不是会紧张的发抖。皇帝把殿试安排在宫殿内,可见皇帝是多莫重视殿试。故宫后半部分是皇帝和妃子们生活和居住的地方。乾清宫是后宫最大的宫殿,是皇帝的寝宫。

宫内宝座上方悬“正大光明”匾,据传皇帝把自己立的太子名字放在“正大光明”匾后,用这种方法确定皇位继承人,减少为争夺皇位自相惨杀。坤宁宫是皇后的寝宫,它是唯一一座在中轴线上的妃子的寝宫,也是距离乾清宫最近的,体现了皇后在后宫中至高无上的地位,“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总有一个成功的女人”这句话在这里得到了印证。在坤宁宫前有个小的宫殿——交泰殿,它是皇后在千秋节日收贺礼的地方。我们参观的只是中轴线上的重要宫殿,中轴线的后面是御花园,两旁还有一些宫殿,前半部分是以太和殿为中心,后半部分是一些妃子和宫女的寝宫。现在解说完毕,请大家自由参观。

苏州导游词13

游客们: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苏州古典园林,很高兴成为大家的导游!我叫齐琦,大家叫我齐导好了。

俗话说:“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园林里的美景非常多,有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和留园等等,就让我和大家说说狮子林吧!

狮子林位于苏州城内东北部,始建于元至正二年(公元1342年)。因园内石峰林立,多状相似狮子,故名“狮子林”。狮子林平面呈长方形,面积约15亩,林内的湖石假山多且精美,建筑分布错落有致,主要建筑有燕誉堂、见山楼、飞瀑亭、问梅阁等。狮子林主题明确,景深丰富,个性分明,假山洞壑匠心独具,一草一木别有风韵。

苏州古典园林的奇观说也说不尽,看也看不够。现在,请大家尽情去欣赏苏州古典园林的美景吧!大家请记住在游玩的时候不要乱扔果皮和食品包装袋,不要到危险的地方去,要不然就会发生大事故!注意安全噢!祝大家玩得愉快!

苏州导游词14

“一条运河水泱泱,两岸尽是采桑娘。汗衫挂在桑枝上,上风吹过下风香。”这是水乡养蚕人独有的小调。绵延数千公里的大运河自开凿以来,催生了两岸绚丽多彩的运河文化。苏州的蚕桑和丝绸文化,即是其中的主流文化之一。而丝绸商贸繁荣又得益于运河的开凿利用。

大运河保护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专家顾问舒乙,在几次考察大运河后感叹,“运河已经与桑农的生活密不可分”,并“代表一种生活方式,是仅有的,仅存的,令人叫绝,令人特别珍惜”。今年75岁的苏州“原住民”诸星岩,原是浒墅关蚕种场里的工人。他告诉我们,江浙地区的蚕农大都举家生活在运河畔桑林中,祖祖辈辈就在运河水域两旁,种桑养蚕。“那时河道里纵横交错的全是运蚕茧的船只,阳光下,一只只蚕茧银光闪闪。”运河水滋养了桑蚕,蚕吐丝织成丝绸,再沿运河源源不断的北上或南下,经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运往海内外并名扬世界。就这样,影响人类历史的大运河与丝绸之路,在苏州以丝绸为媒,千丝万缕的交织出一片华彩。

大运河苏州段自春秋时开建,隋唐时基本定型。唐代以后,虽多次重筑、修缮、疏浚,但运河的变动不大。滔滔运河水不仅滋养了两岸桑蚕,更与城内河水融汇,一起构建了苏州古城“三横四直”的城市构架和“水路并行,河街相邻”的街巷格局。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沿着无数历史名人的脚步,曾数次漫步在“姑苏第一名街”山塘街上,看着《姑苏繁华图》中“居货山积,行云流水,列肆招牌,灿若云锦”的恢宏繁盛景象,透过旧时墨色跃然眼前。河上装载货物的船只和游船画舫穿桥而过,沿河两岸苏绣、绢扇、丝绸服装、桃花坞年画等店铺鳞次栉比,仿佛穿越了时空。

苏州导游词15

嗨!大家好,我是苏州旅行社的导游,大家可以叫我小杨,以后还要请大家多多关照哦!

我先来简单地介绍一下苏州园林!苏州园林源远流长,代表了中国江南园林风格。苏州园林的历史可上溯至公元前6世纪春秋时吴王的园囿,私家园林最早见于记载的是东晋(4世纪)的辟疆园,历代造园兴盛,名园日多。

明清时期,苏州成为中国最繁华的地区之一,私家园林遍布古城内外。在16~18世纪的全盛时期,苏州有园林200余处,保存尚好的有数十处,并因此使苏州素有“人间天堂”的美誉。

现在大家自由活动吧,好好欣赏美景。

《苏州导游词.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